跳蚤应当彻底无视“玻璃板”吗?

“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生物实验,科学家在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地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

人们一般用跳蚤效应得出这样的启示:不要自我设限。人类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过去不等于未来,不要放弃努力和尝试,也许成功就在下一次。

可是如果跳蚤没有“自我设限”呢?那估计它就一次又一次起跳,一次又一次“啪”地被弹回来,最终,“坚持”的跳蚤大概会头破血流、重伤而死吧?

跳蚤得到的经验其实是弥足珍贵的。这是它不断自我调整,以适应环境,从而达到最优生存法则的完美抉择。

只是跳蚤没有想到,在它赖以生存的环境(玻璃杯)之外,有一双冥冥中主导环境的手。让昨天还适用的经验法则到了今天,突然变成了限制。

对跳蚤来说,也许人类太残酷。

对人类来说,也许天命太残酷(姑且把主宰人类环境的无形之手称作“天命”吧)。

那么,对于“跳蚤”们来说,究竟怎么做才是对的呢?适应环境地跳,还是拼尽全力地跳呢?其实适应环境没有错,总结经验也没有错。然而所有的经验都有“适用边界”,对于渺小的“跳蚤”来说,没有办法区分经验的“适用边界”在哪里,因为它的对手是善变的“人类”。外界有太多的未知,所获的“经验”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跳蚤”或许根本无从判断。只有用一颗好奇的心,带着验证的想法,踏着尝试的脚步,试着走出舒适区外。

不必彻底无视那些“天花板”,只是偶尔可以试着探一探。也许会被弹回来,头破血流,也许,会有一片新天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在大学里,我和跳蚤以及龟壳是我们年级里的三剑客,关系铁得如《三国演义》里桃园结义的刘关张。那时班里的同学都特...
    云问雨阅读 771评论 9 9
  • 人类的生活习惯也决定着猫咪健康,我们看到有些猫咪身材丰满,面色滋润,而有些猫咪瘦弱不堪,疾病缠身,没养多久就撒手西...
    yoomi3阅读 628评论 0 2
  • 脑海里清晰浮现第一次跟她来时,她跳下车、快步奔向沙滩的情景。 虽然之前总共来过五次,从来没有一次看到夕阳,但她仍会...
    彭彭不爱丁满阅读 347评论 0 2
  • 1.人生如戏 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一般的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
    王霞般若阅读 475评论 0 6
  • 一定是我的内心 也失去了什么. 否则心里不会如此空落落 就像一棵树 看着一群叶子 纷纷坠落 宁愿裹进冷风里 四处漂...
    静语花言阅读 269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