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北京爱情故事”采访了一个名叫“李男”的女孩,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父母都有希望她是个男孩。
李男27岁,20岁的时候和家里发生冲突,7年间都没有回过家。
7年后一进家门,就有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给她开门,她当场愣住问这是谁,父母支支吾吾地说,这是她的弟弟。
更意想不到的是,弟弟生病,父母希望她能拿出钱来给弟弟看病。
李男无法接受,反驳说:“我都不认识他,为什么要给他治病?”
这话立刻遭到妈妈的指责:“你怎么那么没良心?这是你亲弟弟,你都不想管。”
后来李男妥协了一步,她同意拿钱出来,但是要求父母给自己打借条。
生活是最厉害的编剧,总有一些剧情,比任何电视剧都有想象力。生活也是最厉害的摄影师,把所有人的经历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也许你没有遇到过李男这样,对女儿予取予求的父母,但一定听到过类似的话语:
“这点小忙都不帮,你怎么那么没良心?”
“只顾着自己舒服,你太自私了。”
仿佛对方的请求只要说出口,就变成你的义务,让你无法果断说出“拒绝”两个字。
当别人制造出所谓的“义务”,并强加于我们身上时,我们该怎么做?
美国心理学大卫·西伯里在经历数百案例后提出,捍卫自我的“良性自私”,才是获得幸福快乐的关键因素。
在《自私的真相》中,他揭示自私的真相、带你学习自私的艺术,让你知道当别人对于你的时间、精力、情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时,我们该如何说“不”。
大卫·西伯里|华夏出版社
有些牺牲,只会带来伤害
自私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让别人去承担这件事。
书中讲到一位法威尔太太,在她的孩子威廉两三岁的时候,丈夫去世了,从此她就独自承担起了养育孩子成人的使命。
“我绝对不会让威廉因为爸爸不在,而缺乏任何一件本该拥有的东西。”她对自己这么说。
为了这个承诺,法威尔太太疯狂地工作,一个人承担了所有问题,威廉从来就没有感受过失去父亲的痛苦,他什么都不缺。
不幸的是,在威廉十几岁的时候,成长为一个纵情任性的男孩,甚至触犯了法律。
当他站在法庭上时,法官告诉法威尔太太:“他已经习惯在自己玩耍的时候,见你做牛做马。你怎么可能期望他去学着适应,或懂得纪律?”
威尔太太这样的自我牺牲,往往只会适得其反,导致悲剧发生。
她用自以为无私的爱,剥夺了孩子面对问题的机会,也剥夺了他学习成长的机会,她的“无私”,让自己成为孩子犯错的罪魁祸首。
法官劝导她:“当悲伤笼罩着整个家庭时,父母亲应该做的事不是扮演上帝,让自己成为隔绝一切洪水猛兽的堤坝。我们应该一起经历生命,学习该如何一起面对失去,这样才能让他成长。”
真正的无私是不允许你因为昨日的圣人之举,而加重今日的负担。
真正的无私也不允许我们在出于自我满足的心理下,让他人享有各种特权,并错误地称此种放任为美德。
光有爱是不够的
人们常说,善有善报,但是善良在缺乏警觉性的智慧来保护并指导的情况下,只会被这个世界利用、奴役和禁锢。
伯特是一位“好好先生”,他既不贪婪,也不刻薄,当人们有求于他时,他也不会抱怨。
他热心助人,然而,麻烦总是接踵而来,“善有善报”的道理在他身上完全不适用。
他的人生难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关于爱,另一个则是关于智慧。
他可以做一个亲切、慷慨、和善、举止得当、乐于配合、勤勤恳恳和勇敢的人,但是光有爱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智慧,就注定会招致更多的麻烦。
比如,伯特让不重要的事情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只因为他担心其他人会怎么说自己,害怕别人觉得自己太自私;
他承担了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他认为自己应该要完美,所以假装自己有解决一切麻烦的能力……
爱需要智慧,需要冷静思考,从而做出理性的判断、展现出合理的行为举止。
一个有智慧的人,在遇到难题时,会思考这个问题所包含的事实与模式,深入厘清内部与外部的原因和影响,而不是单凭一腔热血或爱意,去鲁莽行事。
出于“好心”办出来的,不一定是“好事”,有时候正是因为出于好心,带来的伤害反而越大。
一个人的快乐,是亲密关系幸福的诀窍
凯特遭遇了未婚危机,她和丈夫彼得有两个女儿,而他们的婚姻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就一步步走向了无聊和平庸。
彼得不太成熟,不仅做事粗心大意,对待孩子也缺乏耐心。
然而真正让凯特无法忍受的,是婚姻中的孤单,“他抱怨家庭开销,却从来不编排预算。当我表达自己遇到的困难时,他却只认为我在抱怨。”
当凯特向朋友吐槽的时候,朋友作为旁观者,一下就看到了关键:“你为了维系整个家庭的和谐,放弃了所有与你先生兴趣相违的事物。你试着依照他的期待,去改变自己。你牺牲了自己对音乐的痴迷、对戏剧的热爱,和那些文青朋友,你认为为了家庭放弃这些是应该的,是一种无私。
但是结果呢?你变得无趣了,连彼得都觉得你很无趣。”
凯特这才发现,自己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妻子,放弃了首先做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快乐,又怎么可能让伴侣、让家人快乐?
一个人的快乐,才是获得成功亲密关系的诀窍。
唯有当我们拒绝在婚姻中承受任何委屈,同时睿智地约束自己不能强迫伴侣时,这段感情才能走向成功。
在婚姻中,我们应该将自私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我们有多爱自己的伴侣,都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将焦点放在对方身上。
唯有懂得保护自身魅力与趣味者,才能带给伴侣快乐。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以尊重自己为前提的,只有放下不必要的牺牲,让每个人都能面对自己的问题,才有良性的成长;
只有保持自己魅力与兴趣,才能带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快乐和幸福;
只有学会永远不要自我妥协、不要自我满足,才能赢回自我的生活主导权。
这就是“自私的真相”:做你自己——无论何时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