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种很复杂的活动,要想达到良好的阅读目的,首先阅读要更加主动,其次在阅读的过程中加入很多技巧。读者在阅读一本书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在于能接获多少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读者于作者之间的对话,主动的阅读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一本书。
阅读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初步阅读,获得初步的阅读技巧,通常在小学完成。大部分的速读就着眼在这个层次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课程,抓住一本书的重点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比前两个层次更复杂化、系统化。分析阅读即全盘阅读、完整的阅读,擅长寻求理解。
第四层次——主题阅读
最复杂、系统化的阅读。同时阅读多本相同主题的书,做比较。
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累积的。基础阅读包含在检视阅读里,检视阅读包含在分析阅读里,分析阅读包含在主题阅读里。
如何做好检视阅读
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最多不过1小时)
目标: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
步骤:1.先看书名页、序(了解书的主题、类型) 2.研究目录页(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了解) 3.如果有索引,也要检阅一下(辨认重要词目) 4.读出版社介绍(看宣传文案,多一些了解) 5.挑几个和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 6.打开书东翻翻西翻翻,连续读几页,但不要太多(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基本脉动)
二.粗浅的阅读(速读)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时,从头到尾先读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开查询或思索
如何进行速读
在有限的时间当中,充分了解一本书。矫正阅读习惯,跟着脑部运作的快速度来阅读,而不是跟着眼睛。
矫正眼睛逗留方法:用手顺着一行一行字移动下去,速度比眼睛感觉的还快一些,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运动移动。
如何进行分析阅读
第一个阶段
规则一:一定要知道自己读的是哪一类的书(书籍分类,理论性/实用性)
规则二: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
规则三:将书中重点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分清主干和插曲)
规则四: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理论性问题:某件事存在么?是什么样的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存在的?为什么会有这件事的存在?。实用性问题:哪些结果可以选择?应该采取什么手段获取结果?怎样做才更好?)
第二个阶段
规则五:抓住书中重点单字,搞清楚作者如何运用单字,透过这些单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规则六:将一本书中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判断作者的主旨。我们不止要知道作者的主旨,还想知道为什么他认为我们该被说服,以接受这样的观点。
规则七:从相关问句的关联中,设法架构出一本书的基本论述。
规则八:找出作者的解答
第三个阶段
规则九:懂得如何评断一本书
规则十:当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规则十一: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做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有理论依据
除我们在读的书籍本身,还需要外在的阅读做辅助
1.相关经验
2.其他的书
3.导读与摘要
4.工具书(字典、百科全书)
如何进行主题阅读
就同一个主题阅读两三本书
步骤:
1.找到相关的章节
2.由读者建立共识,带引作者们与读者达成共识
3.厘清问题,建立起一组不偏不倚的主旨
4.界定议题,找出不同意见彼此间的关联
5.分析讨论,客观明白的真伪判断,做到面面俱到,而不预约立场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主动阅读的基础:一个阅读者至少提出四个基本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主题,围绕主题的关键议题)
2.作者细部说了些什么,怎么说的(主要想法、声明和论点)
3.这本书说的有道理么,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有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找出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在书上做笔记
意义:1.保持大脑清醒 2.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考 3.写下感想,帮助记住作者的思想
方法:1.对重点句子画底线,关键字圈出 2.再强调一遍的地方再加一道线 3.空白处做星号(强调书中十处最重要声明或段落,不可多用) 4.对论点发出的一连串重要陈述编号 5.空白处记下其他处同样论点的页码 6.书页空白处做笔记(个人索引、论点简化说明、问题或答案)
多种做笔记的形式
1.结构笔记 2.概念笔记 3.辩证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