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理解与应对方法

氨氮与亚硝酸盐都是氮循环的中间产物,地球上任何一个水体都存在氮循环问题,一旦氮循环受阻,氨氮或亚硝酸盐就会快速出现并升高,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富营养化的池塘。

一、亚硝酸盐在水中的状态及转化机理

亚硝酸盐是氨氮和硝酸盐之间的中间氧化状态。可以由氨氮氧化而来,也可以由硝酸盐还原生成。因此它是一种不稳定形态。亚硝酸盐可以被氧化,转变成硝酸盐从而被藻类吸收利用,或是被还原形成氨氮。

二、氨氮与亚硝酸盐形成的原因:

近期连续阴雨天,池塘亚硝酸盐普遍偏高,我们分析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投喂饲料过多,污染过重。饲料本身就是一种氮源,残饵粪便亦是,当池塘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超过其负荷时,池塘的氮循环受阻,氨氮和亚硝酸盐相继出现。

2、藻类过少和水草活力差。正常情况下藻类和水草是可以利用氨氮和亚硝酸盐进行生长繁殖的。

3、缺氧。残饵粪便、死虾尸体、浮游生物的尸体(倒藻后多),水草或其他植物尸体等在池底腐烂,造成池塘氧呼吸加快,氧债积累,二氧化碳增加。时间一长,池塘最终承载不了养殖水生动物的负荷,引发氨氮和亚硝酸盐升高。

4、人为因素,管理不当。

(1)加注新水时,水源已被污染。

(2)拉草时,搅起底泥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

(3)增氧机使用少造成的氧债积累。

(4)滥用杀虫杀菌药物,杀死了水中的浮游生物。

(5)投喂量过大,污染加重。

(6)施肥不当,使用一些含氮过多的化肥和大包肥。

三、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危害:

1、中毒,亚硝酸盐由鳃丝进入血液,与血液中的载氧蛋白相结合,降低血液载氧能力,长期偏高会致使虾体组织缺氧,窒息死亡。

2、诱发疾病,毒素反应会引起虾体各个器官功能障碍,尤其以鳃、肝脏和脾脏、肾脏为主,继而引发烂鳃、肝肾病变。

3、吃料差或不吃,氨氮或亚硝酸盐中毒时,一般都会出现厌食和呼吸困难情况,青虾的活动能力较弱,摄食能力下降。

4、缺氧,有氨氮和亚硝酸盐的池塘夜晚极容易缺氧浮头,增氧稍不及时就会造成泛塘,给养殖带来巨大损失。

四、氨氮、亚硝酸盐超标的处理方法:

氨氮高、亚硝酸盐高不可怕,首先要知道水体常规化学指标公式:

pH值高,氨氮高,氨氮有毒;

pH值低,氨氮高,氨氮毒性偏弱;

pH值高,亚硝酸盐高,亚硝酸盐毒性弱;

pH值低,亚硝酸盐高,亚硝酸盐毒性强。

氨氮高、亚硝酸盐高不可怕,可怕是毒性,可引起青虾缺氧死亡,以及影响青虾正常生长,从而诱发疾病。

正确的处理方式:

亚硝酸盐和氨氮过高的池塘,水源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换水。

1、解毒是重点,只有解除了毒性后,保证了青虾的生命安全才是正确操作的第一步,同时提高青虾鳃部血红细胞携氧的能力,让虾鳃恢复正常工作。

“速解安”+“碧水安”增氧解毒降低亚硝酸盐毒性,配合“底居安”、“底加氧”清除底部脏物,加快氨氮、亚硝酸盐的降解。

2、加大增氧力度,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提高自净能力。

3、肥水或补充活菌,培养有益的藻类,让水体稳定。

五、预防亚硝酸盐升高的方法:

1、控制投饵量,减少粪便残饵对水质的污染。同时使用“利菌多”全池泼洒,能够有效提高水体转化速率,加速水体循环,促进亚硝酸盐转化。

2、勤改底。“底居安”+“底加氧”从根本上直接分解含氮有机质,减少因生物分解导致的底层缺氧,同时增加底层溶氧、除脏、减少池底有害菌含量。

3、调水解毒。“碧水安”(3亩/瓶),定期使用。

4、定向培养藻类和保持水草活力,防止藻类“老化”。适当泼洒“肥水肽II”和“碧水安”对水体稳定有较好的效果。

联系方式:

孙领超:13921027160

李安柱:13961261249

地址:社渚镇兴业街123号利洋水产药店(建设银行对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水体中氮元素的主要来源是饲料中的蛋白质。有资料显示,饲料中的蛋白质只有60%左右被鱼体吸收,合成鱼体蛋白,约40%...
    周康默228阅读 6,850评论 2 0
  • 这里的三公子不是春秋晋献公之三子: 申生、重耳、夷吾; 也不是古龙武侠小说中的三公子:铁中棠、楚留香、李寻欢; 而...
    健康需要多一点阅读 373评论 0 0
  • 这世界最无奈的,就是你想认真地说说话,他们却要求你,要笑得像个小丑。 这世界最可悲的:最刻意地笑,胜过最真实的沉默...
    seasea阅读 874评论 14 14
  • 以前感受过广州和北京地铁所带来的便利,也曾幻想过成都也能拥有地铁该多好啊。就在2010年9月27日,贯穿成都南北方...
    烟雨程程阅读 3,037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