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住长了的人都知道,本地人的规矩礼儿实在是太多了。不论你干什么职业,都能尊称为爷,甭管你年纪大小,只要不是亲儿子,都尊称您。熟人见了面老远就打招呼,热情里还带着谦恭,谦恭又特别真诚。
但有一件事把我弄糊涂了,他们一见面干嘛老要问一句——“吃了吗”?而且高声亮嗓,直来直去。别人吃没吃饭跟你有关系吗?那被问的人却一点也不介意,反而笑呵呵的回,吃了吃了,您吃了吗?甚至还闹出有人刚从厕所出来,碰见人也同样打这招呼的笑话来。为这,我问爷爷。
爷爷听了哈哈大笑了起来,从打我爷爷小时候就这么说,这可是上百年前留下的老规矩啊!
可这句话尊重别人吗?真诚吗?我问。
不但尊重,而且特别的真诚。爷爷说,过去普通人家的生活都特别穷,不少人吃了上顿没下顿,早上一睁眼,就要盘算今天给家里人弄什么吃食,那真是民以食为天呀。
爷爷给我讲起了《四世同堂》里的故事。祁家老爷子不几天就要在厨房巡视,看看米缸里有多少米,酱菜缸里有多少咸菜,能够家里人吃半个月的心就踏实了。祁瑞轩碰上穷酸的大舅爷,刚一问吃了吗,就看见舅爷直打晃儿,二话不说,拉着他直接进了早点铺。扛大个儿的李大爷,刚把碎米熬成一碗粥,听见邻居寡妇的哭声,立刻把这碗粥端了过去。你说,见了面问人一声吃了吗,不是特别的亲近,特别的真诚吗?如果你说吃过了,他会高兴的的点点头,好,好!如果你没吃,那他会拉着你的袖口,走,饭馆吃,我请客!
我大有感悟,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再也不用为吃喝发愁了,吃了吗这句老北京的问候语也逐渐淡出了。但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却应该发扬光大,不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消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