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呼吁学习某些国家的体罚机制,让中国的学校加入体罚制度,来维护教师的尊严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从小有规则意识。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惩罚下体会磨难,长大后成为有胆识的人才。
我自能说,笔者的初衷是好的,但这个“体罚”的教育手段可行吗?值得商榷。我们好不容易摒弃了“黄荆条子出好人”的做法,刚刚开启了“理解、尊重、自由、平等”的新风。试问,要提高教师的尊严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要靠恢复“体罚”?我们教育学生,应该是以我们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爱来实现的。
以爱为核心的教育,首先学校、老师应该对学生理解、尊重、自由、平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理念和根植内心的价值观。我们的学生是独立的,应受尊重的个体。我们的孩子会积极给予正向的反馈。
试想,这一幕大家不陌生吧,幼儿园的小朋友脆生生的和老师再见,老师积极的回应,孩子是怎样的心理?中小学门口值周的孩子向你敬队礼“老师,早上好!”你笑着回应他“同学,早上好!”……我们给予孩子的是积极的,是爱的教育,孩子们怎么会不尊重我们老师呢?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讲究方法,教育的手段是多样的,老师的修为是很重要的。有一次,一个孩子告诉我,他的体育老师很有修养,来教师听课,坐他旁边,给他说,谢谢,临走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放回原位。孩子说了很多遍,其实孩子们很简单,他们要的东西不多。
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从孩子们在家和家人相处,以及后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集体生活中要学会的。有时在想,把偏重知识教育的某些课程减少一点,多花一点时间训练孩子的的规则意识,同时知道不遵守规则要受到的惩罚和需要承担的后果。这一教育贯穿孩子们的学习生涯。规则意识也许就会根植于内心。
教育,给人以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同时要交给他们技能。贯穿始终的一定是“无条件的爱,有规则的约束”。时代不同,社会在进步,教育观念和方法也得与时俱进,爱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