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类书籍高效阅读的七条建议”,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鸡汤的味道,但是此篇文章要聊的都是我自己的经验。我自己一直在坚持读书,读书是我觉得最快速的了解一个领域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比如小时候被逼着读书,长大后可能处于逆反完全不碰书了。但就像我一直说的那样,读书可以只是一个爱好,和其他的,比如看电影、美食、摄影、旅行、跑步等都是一种爱好,没有高下之分,一辈子不读书仍能过的好的人多的是,我碰巧喜欢看书,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我觉得读书能够让我们少走一些路,而这篇文章希望能够在读书上帮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我开始大量买书是在上了大学后,有钱就买书,家里堆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书。但书多了之后就总是会遇到一个问题,很多人也会问你:这些书你都读了吗?一开始的时候我还可以自信的说:那是自然。但尤其是这几年,眼见买的书越来越多,读过的越来越少。所以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更有效的来读书?
所以这篇文章的主题很简单:如何更高效的阅读致用类书籍。所谓致用类书籍是排除了文史哲方面的经典书籍(这类书籍我以后用另外一篇文章来谈),类似于一些社科方面、经济管理方面、心理学方面的畅销书。我知道,很多人也曾经遇到过跟我一样的困惑:买了那么多书,如何才能够读完?我曾经采访过很多我的朋友和课程上面的学员,他们在读书上的困扰倒不是有书读不完,而是没有时间来读书,天天各种视频、碎片化信息占据着我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哪来的时间去读书啊;还有就是很多人知道要多读书,但就是记不住书上的内容。在我的理解中,读书的意义不在于记住。可能为了学习考试,你读书需要背诵很多知识性的东西,但那其实不是真正的读书。对于我,读书是满足我好奇心的一种手段,帮助我认识这个世界:哦,原来还可以这样。其次,读书确实有技巧。像任何爱好一样,当到一定程度后,资深玩家和新手看待某件事情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一个资深玩家带着新手玩,那么会让新手少走很多弯路。
我从大一开始,每年基本上保持100本的读书量,毕业工作后,基本上能够保持在150本的读书量。后来我为了解决“如何提高读书效率”这个问题,在一年前我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了关于“如何提高读书效率”这个领域的我能够找到的30本书籍,这些书籍有美国人写的、英国人写的、日本人写的,以及中国人写的,我从这些书中找到了一些共性的地方,总结出七条建议,他们帮助我提高了读书效率。
第一个建议是“一天读一本书”。很多人会觉得一天读一本书很不可思议,大家可能存在两个疑问:我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读书;我读了也记不住。我们先来算一笔账,假设你每天只读5分钟书的话,一年能读多少本书?
1秒钟差不多能读10个字,1分钟就是600字,5分钟就是3000字,10天就是3万字,差不多半个月可以读完一本5万字左右的书,一年可以读24本。如果你能够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读书的话,这个数字就是24的12倍,288本,除去节假日,差不多就是一天一本的节奏。但你不能一上来就逼着自己每天读1个小时的书,我建议从每天5分钟开始买入后到10分钟,然后到30分钟,当你养成习惯之后坚持下来就不难了。
我为什么推荐大家多读书呢?质变的前提是量变,当你读完1000本书后,你看事情的角度和只读过20本书的完全是不一样的。读书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知识和见识的增加的过程,你读的越多,以后就会读的越轻松,速度也会越快。如果可以的话,集中精力去读自己想读的领域至少50本书,这样你就能相当高效率地积累起该领域的相关知识。
我现在读书基本上是3本书同时在读,身上同时带着三本不同类型的书,比如小说看累了,就换社科类,社科类读累了就换心理学类,这样基本上可以保持3天读完3本书。
那可能你会问,我怎么样才能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呢?
我给到大家的第二个建议就是
什么叫做“检视阅读”呢?它有点类似于快速阅读,它的核心是“读完比理解更重要”。因为有很多书的内容在你不掌握整体框架的情况下需要你花大量的时间才能够理解的,这个时间成本大部分人是花不起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会造成你对书的畏难心理。
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但它不只是因为你读的速度快-虽然你真的读的很快-而是因为在检视阅读中,你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读不同的书的。无论什么书,在无关紧要的间隙部分就可以读快一点,而一本好书,总会包含一些比较困难,应该慢慢阅读的内容。
为了训练检视阅读,我们要介绍两个概念,一个是跳读,一个是略读。所谓跳读是眼睛为了寻找大脑所需特定信息而对材料所作的扫视,它是一个比略读简单的过程,比如在字典中查一个单词就是最简单的跳读。跳读是一种自然技能,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跳读,比如阅读公众号的文章,我基本上都是找一些关键词来读,跳读是一种能够在实践中快速发展的技能;略读比跳读复杂,演讲看着阅读材料上某个预选的部分,以期获得对所读材料整体性的理解。略读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个基础结构,从而使“砖和水泥”可附着于其上。
在掌握了上面两个概念之后,来介绍一般检视阅读的四个步骤。
1. 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书籍最初部分的阅读方式可决定阅读速度的90%,先浏览序言,判断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本书,如果觉得不对,便可弃之不读;犹豫不决的时候看目录,阅读目录可以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和论述的推进过程,这是作者和编者精心构想的最佳结构序次,仅仅把握整体框架就会让你受益匪浅。
2. 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通过目录内容决定跳读单位,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难以决定是否跳读的章节,只读最初5行和最后5行。通过确认开头和结尾的5行内容,就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需要阅读这一单元。如果发现很重要,就返回开头认真阅读。
3. 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翻开书之前,想清楚我究竟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确定阅读关键词,文中的重要部分和不重要部分就确定了;如果阅读关键词的部分不能完全理解其内容,那么可以倒退几页开始阅读。如何确定关键词有一种方式就是黑体字阅读法,大多是商业书籍都会在作者想要着重表达的位置用“黑体字”进行强调。
4. 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找到自己的阅读节奏,如果用一个节奏的话,会感觉到时间非常的慢。
那么如果使用上面的检视阅读方式,能够收获多少书中的内容呢?我见过最多的有两种读书人,一种就是逐行阅读,只要是书上出现的文字,他恨不得都读一遍,最后还跟人抱怨说记不住-怎么可能记得住,他们认为“阅读”就是要一字一句地进行理解,并记住这些内容;还有一种就是虽然能够快速浏览文字,但是这些文字却不能记在头脑中。
在这里,我们要打破一个常规的认知:我觉得一本书并不需要全部理解,甚至不需要全部读完。从我自身阅读经验来说,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这20%中最重要的仅有4%,也就是说如果一本200页的书,其中只有8页是最核心的,因为,这8页内容就变得十分关键,而其余部分完全可以不读,忘了也罢,与其全部读完却记不住书里到底讲了什么,还不如最开始就找出书中最核心的4%去“集中火力”,这样取得效果要好得多。
任何一个领域、任何一本书都有很多你能学习的知识,但是其中也有相当多的知识是你不需要学习的,读的越多,不见得用得越多,价值多少跟读得多少没有关系,读的少而精反而更可能去运用,只要你将读得书在工作中用上一丁点儿,图书给你创造得价值就已经远远超过书价。
我给到的第三条建议是“不需全读”,一是一本书不一定要读完,二是不需要理解一本书里面所有内容。
我记得我初高中的时候读过很多名著,尤其是在被窝里偷看《红与黑》、《傲慢与偏见》这些书,现在想起来还心慌慌,那时候并不知道读这些书的目的是什么,只是老师或者家长让我读,说这些东西好,但读完了,那时也挺难理解他们好在哪里,或者对于我有什么帮助。后来长大了之后再回忆以前读过的满足,觉得自己现在经历的生活,书中都有。有很多人会告诉你,读书的首要前提是你要知道为什么去读?但我的想法是,你得先多读,书读了之后你才开始慢慢理解自己读书的目的什么,所以前面三条“一天一本”“检视阅读”“不需全读”其实就是帮助我跨过多读这道坎的三个帮手。
但如果只停留在多读阶段的话,还是只停留在表面。如果把阅读分为“用眼睛看”和“用头脑思考”两部分的话,多读只是“用眼睛看”。我们对于目光所及的事物,都会进行下意识的判断,有的人快,有的人慢。但在我们获取文字传达的信息后,再结合自己过去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思考,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这叫做“用头脑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的形式有以下分类:
眼睛看的快,脑筋思考的快叫做速读,重视阅读的速度和理解度;眼睛看的快,脑子思考的缓慢叫做泛读,重视多领域、多数量的阅读;眼睛看的慢,头脑思考的快是通读,一字一句认认真真的阅读;而眼睛看的慢,头脑思考的慢是精读,标准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出一本书的内容。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阅读来看看自己一般是什么样的方法,这四种方式其实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用在不同的情境之下。
“学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通过不断地重复积累,甚至尝试各种不同方法才能增进我们的理解和记忆,放在阅读上来说,就是在第一遍阅读时,要减少我们的“需求”,并且通过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来增进我们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不要想着从“通读”一下子就过渡到“熟读、精读”状态,而是先对整本书有一个总体把握,然后再深入了解。当我们渡过阶段之后,我们就要思考那个最重要的问题: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大家可以去自己的书架上看看,有哪些书你买下来之后没读完的,想一想,当初是为什么才买下的?你为什么想读它?一般“致用类”书籍更需要我们带着“目的”去阅读,不要在阅读过程中忘了自己的目的,带着主动意识去阅读,会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所收获。
一读书的目的会有几大类,一个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比如你需要学习谈判技巧,你会去挑一些跟谈判有关的书籍来读;其次是为了获得乐趣,比如读一些小说或者有意思的社科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得到很大的满足感。如果一本书既不能帮你解决某个问题,也不能让你获得愉悦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读了。反过来,当你明确了读某本书的目的的话,就没有所谓的烂书之说了:只要能够满足我的部分目的,我就没有白读。在读的时候最好边读边提问:这部分跟我的目的有没有关系?是怎么样产生关系的?如果没有一个特定的目的,但就想读这本书的话,你可以假设“要将现在所读的内容明天介绍给某人听”,要对别人介绍,就必须很好的把握内容,并对内容进行整理。
如果你把你的目的设置以“行动导向”的会更好。
当你通过检视阅读挑选出一部分想要更加深入的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的建议是以“行动导向”方式来阅读,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你的目的是要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你能够从书中得到指引;其次是你在阅读中要有行为作为辅导,而不只是大脑的运动。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标准:
1、用最短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我做过这样的练习,用三句话说清楚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然后把这三句话扩展成一个5分钟的讲稿讲出来,能够让一个没听懂的人听懂你在讲什么。
2、按照顺序和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的纲要也一一列出。简单来说就是找出整篇文章的骨架,如果一个逻辑清楚的作者,你可以从他的目录看出来整本书的骨架是什么,这其实也是我自己挑书的一个标准,我会去看他的目录,如果目录一看就是拼凑,没有经过思考的,我基本上不会继续读这本书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列出纲要是你自己的纲要,作者的目录最多是个参考,你需要把你自己认为的重要的内容列出来,否则只是作者的。
3、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一本使是未了解决一个问题的,一般在前言或者前几张作者就会很明确的告知读者,这本书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整本书的主题,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一直关注的:他是怎么来分析这个问题的、他是如何慢慢搭建自己的解决的思路的...如果能够读到这个层次,你会有和作者心有灵犀的感觉。
4、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跟上面的那条是一体的,也是理解整本书的的必经之路,在结构上来看明白作者是如何论证的。这条我觉得是最难,相当于你要去拆解他的招数,而这个招数一般是在内容之后的,你先得对内容有足够得理解,才能够进到分析结构得这一步。
5、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条在很多书籍里面其实是没有的,但却是一个专业的研究者在书中必须要涉及的部分。
6、除非你已经完成了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若做出专业的评论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基础,如果书的内容和结构没懂的话,还是必要妄下评论。
7、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得出真正的知识和个人观点的不同。大部分我们做出的其实是个人观点,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知识体系的支撑,要从真正知识的角度去评论,你还需要有一个互相照应的知识体系。
当然,这7条并不是你每次在做分析阅读都要按章办事,它们是你的参考标准,在前期练习的时候对照着看能不能达到标准,或者在你觉得读完一本书后,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本书在谈些什么?
2、 这本书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作者是如何解决的?
3、 我如何向别人描述这本书?
明确目的和行动导向是进阶读书的非常重要的两个步骤,当我们开始习惯读一本书之前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入进阶读书中最高级的部分了-主题阅读。所谓主题阅读就是针对同一个主题阅读的书籍,彻底阅读,如果你想知道某个领域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主题阅读,而主题阅读最好的场所其实是图书馆,图书馆里面书籍的摆放方式就是按照主题来放的。
我在去年10月份的时候,为了解决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就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主题阅读。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高效阅读致用类书籍,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题,我从大概200本书籍里面挑出了23本,这些书中有欧洲人写的、美国人写的、日本人写的;有畅销书,有再版了很多次的经典,也有一些很唬人的,但都和我的目的有关。我每天读一本书,从这本书里面提炼出可以解决我的问题的9条建议,然后再把这些建议用在我下一本书的阅读里面。通过这样集中式的主题阅读,我基本上了解了这个领域内关于读书技巧方面的内容,以后再读类似的书我只需要读哪些新的东西,同时我不断的用我学到的方法到其他主题的书籍的阅读上去。
主题阅读其实是研究生做研究用到的方法,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通过同一主题书籍的交叉阅读来碰撞出一些新的想法出来,那么这个新的想法就会成为你自己的东西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你不妨来一次你的领域内的主题阅读,我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我在做这个主题阅读的时候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读书其实本质上是一个输入的过程,仅仅做输入的动作,很多内容其实是记不住的,所以我做了一个输出的动作:每读完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至少一千字的文章。
当你不是漫无边际的读书时,而是要输出内容时,你的读书效率会大增。书中的信息经过提炼,用自己的话重新说一遍,用概念的方式留存下来,然后链接自己的经验,提炼出来的概念其实不是最终想要的,最重要的是和我们自身产生关联,加上我们自己的标签和说明,最终为我们所用。最后,通过拆解提炼后的内容,创造属于自己的内容。
而千字文是我现在发现的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我采用的结构其实就是四步,首先会介绍以下书的背景知识,比如作者,版次等,然后开门见山告诉读者我要写一个什么主题,围绕着这个主题要讨论哪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作者是怎么思考的,以及我是如何思考的,最后收尾。这样的一千字摇身一变用声音说出来的话其实就是一个5分钟的微讲座。我就是用了三个我提炼过的在高效阅读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多读-目的-输出来搭建7个建议。每个建议又可以扩散成一个至少5分钟的微课,而每个5分钟其实是至少23本相关主题书籍总结而来的,而这23本书籍其实又来自至少200本大的书库中。
所以以上就是我的完整的阅读过程。
我曾经读过一本非常有趣的书,金克木先生的一本杂文集,叫做《书读完了》,在书里面同名文章里,他讲了一个故事:
陈寅恪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夏老先生说,你能读外国书,太好了,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要知道,陈寅恪是一个自小就读古书的人,他听了夏曾佑的话,非常吃惊,说这不可能,浩如烟海的古书怎么读的完。后来又过了很多年,陈寅恪才体会到这句话,觉得中国书就那么几十种,是读得完的。
书读完了的意思其实并不是把所有书都读完了,而是把经典都读完了,经典就那么多,其他的书籍都说经典的注释而已。
所以在最后,我想跳开关于致用类书籍的阅读,谈一谈关于对经典的文学、哲学等书籍的阅读。
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像夏老先生那样上来就读经典,厉害如陈寅恪也是许多年之后读了那么多书之后才领悟到什么叫做书读完了。所以我觉得解读的、注释的书也应该读一些,但不能一直读,最终我们仍然要回归到经典,就像我最近在读的希腊神话方面的书籍,我是受我的老师的启发,开始读希腊神话故事。因为西方的文学传统回归到源头是《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伊利亚特讲的就是打了十年的特洛伊战争,奥德赛讲的是特洛伊战争中希腊联军一方的一个国王奥德修斯打完战回家的过程,这次返程又是一个十年。
在读完荷马史诗后,我对希腊神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研究希腊神话故事,当我读完了希腊神话故事我顺藤摸瓜就读到了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埃涅阿斯是特洛伊战争中的特洛伊一方的一个战将,在特洛伊战败后他带着剩余的特洛伊人到达了今天的意大利,建立了罗马城的雏形,而历史也从希腊转移到了罗马的时代。在读完了上面这些书后我发现我读得懂但丁的《神曲》了,以为《神曲》里面但丁在地狱的导游边是维吉尔。由此我也写了20篇左右的希腊神话相关的千字文,在此基础之上,我尝试着做了一个1个小时的讲座。
经典的书当然不能全部用上面讲的那些方法,经典的书需要一辈子反复读的,常翻常新,如果用类似于检视阅读这样快速阅读的话会失去很多,所以对于经典书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下次我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