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金钱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以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他们,君子不享受。
贫困和卑贱是人民所厌恶的,但是不通过正当的途径摆脱他们,君子是不会摆脱的,君子背离了仁的准则,所以能够成名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和仁同在。
对于富贵孔夫子并没有抱着否定的态度,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想过上富裕的生活,摆脱贫困的局面,这本是好事。
但是对于君子而言,富与贵应当取之有道,即便贫困的生活再不好,想要弃之也应有道,这才是君子所为,而这个道就是仁义之道,他是君子安身立命的基础,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桃园明圣经》里讲,志士不饮盗之泉,一位志气士人非常的口渴,只要盗来的水都不喝,像我们如果在家里或公司,只要不是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支笔,要用都要先给对方打一下招呼,如果不打招呼直接先用,就属于比较不合理,一切不合乎法不合理得来的利益,志士都不用。
这个富贵和贫贱,都是我们很关心了,很多人都追求富贵的生活,我们都是希望有富贵的生活,都希望不要过平淡的生活,所以孔老夫子才说富和贵是人之所欲也,都是我们每个人想得到的,我们也都希望过着这个富足的,高贵的生活是吧?我们经常讲贵族,贵族是三代才能养成一个贵族,究竟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真正的贵族要有德行、品格.、善良、能力、胸怀、智慧、眼光,乐于助人……如果能具备上面的这些美德,那这样了一个人他走到哪里其实都可以成功的对吧?有仁爱之心的人,他心地善良经常去帮助别人,大家也都希望他健康长寿,也希望他发展的好。一个有德行的人从来不会做害别人的事情,遵纪守法,那当然,他的生命就会很安全很长寿。
有的人是有富有贵,他们是祖上有德,前世有修,这辈子也非常的努力做事,很有道德。
我们看一看为什么很多所谓成功人士,成功人士你去观察他是有很多人帮助他的,为什么有很多人帮助他,因为他曾经帮助过别人,因为他内心深处愿意帮助过别人,或者他的父母祖先特别愿意帮助别人,所以因为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的胸怀就变宽广了,自己胸怀变宽广了,然后他的孩子就受到这个影响,他的孩子也跟着父母一起成长,比如说家里来客人了,爸爸妈妈很高兴,来来来来,家里坐,热情款待,遇到朋友困难了,他爸爸妈妈都去帮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学成了自己的高尚的品格和人格,所以孩子把父母的这种胸怀,这种爱人的胸怀,助人的胸怀,帮助人的胸怀成为自己的智慧和性格了,以后孩子当然他见人就愿意帮助别人,大家喜不喜欢这样的人?喜欢你也可以帮助他,所以这叫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所以我们想要富与贵必须静下心来,先检讨自己的不足,用心虑心学习,行善积德。多帮助人。向有德者,成功人士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