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与路上


桌上是最易消磨时光的好地方。电话铃声响起,低头一看是邀腿的,就如同战士听到了冲锋的号角,立刻兴奋起来。到得迟了一点,电话一遍又一遍地催,弄得自己都觉得自己跟美国总统特朗普一样重要似的。碰巧某位兴致极高,将散场的时间一再延后,或是弄出了输赢,输了的那位红着眼不下桌,结果只能半夜三更摸回家,洗漱一番上床,闭上眼睛,麻将子在脑海里一刻不停地翻转舞蹈。早上起床,黑着眼圈,哈欠连连。痛定思痛,下决心不打麻将了,即使打也决不守更熬夜。可电话再约依然兴奋,晚上酣战仍不少见。

可路上就不一样了。跟团游,一切都有人安排,我们只管跟着溜达就行。如果是散游,或者是自驾游,那更简单,可随时更改目的地,身体和钱包吃得消,继续玩呗。一路走来,在微信上或QQ上晒所见所闻所感,收获点赞无数。累了,不想玩儿了,没人拦着,立马打道回府,休整调养。

别说旅游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去玩,没去过的地方,就值得我们一游。从古人游记中经常可以读到,为了一次游览,他们经常要带着炊具砍刀绳索火把等工具,没走几步远,就差不多累翻了。要生火做饭,向人家借宿,而风景绝佳之地,往往人烟稀少,难以找到可供借宿的人家。哪像现在,带几张卡,就可以潇洒出行了,吃住方方便便,还有索道升降机栈道可供挥霍。

也有人担心,外面的花花世界会不会让人心生贪恋,以致心情悒郁而影响工作呢?我说不会。我们的肠胃,从娘肚子里就已经在生死捍卫家乡的口味了。有一次几家人去青岛,刚吃过两顿海鲜,大部分人就开始嚷嚷受不了啦,到处找寻湘菜馆,我深不以为然,偏要品尝富地方特色的美食。我们一路走过去,看到一处规模很大人气极旺的大排档,“虾城”两个闪闪发光的大字悬挂在进门处的高空。我笑着对家人说,这是吃海虾的地方,我们算找对地方了。于是找一张空桌坐下来,指着旁边的那一桌,对服务员说,跟他们一样,来一大盆虾,两瓶崂山啤酒。等一大盆虾端上来后,我有点疑惑,这红椒红油的,看着怎么像我们澧县德隆夜市城的小龙虾呀?用筷子拈了一个在碟里,一阵撕扯之后,证实它的的确确就是小龙虾,我靠,连做法口味都和澧县的一模一样!澧县的或者说是湖南的小龙虾竟然有如此大的杀伤力,在北国滨海城市打起了阵地战!就这样,专寻海鲜大餐的我们只好复习了一顿熟悉的小龙虾!不过,我要真心给青岛虾城点一个赞,同样的价位,份量比澧县的足足多了一倍。待我们打着饱嗝怅然徘徊至宾馆,另一伙寻湘菜的也摇摇晃晃心满意足地凯旋了。三年前七月下旬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恰逢当地盛况空前的“香巴拉节”,在堪称豪阔的藏式帐篷里,面对美味的大块羊肉,和我们同行的那可爱的一家子竟然无处下箸,强烈思念起湘菜了,他们从自家出发带的一大瓶辣子酱早已告罄!

有时候从外面转一圈之后,会觉得看厌了的澧县也自有她的好处。平畴千里,土地肥沃,水产丰富,还拥有一张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往前推进了一千年的名片城头山。虽说夏天能把人热得死,冬天把人冻得死,难道不正是这种极热极冷的气候把我们澧县人锻造得像钢铁一样坚强豪放,如澧水一般柔韧多情吗?从九寨沟出来,顺岷江而下,沿途一路看到,有舌头宽一平地,就是村部,屁股大一点的地方,就是乡镇所在地,而汶川县城,就是沿着岷江一字摆开,极狭窄的一条直肠子街。哪像我们澧县无边无际无阻无碍无牵无挂,可以任性地规划建设?

读书当然也是在路上,只不过由肉身换成了灵魂,算得上灵魂出窍。这倒给因为缺乏时间自由和财富自由而不能任意将肉身抛在路上的人一个温暖的借口。我向来是鼓吹阅读的,而且倾向纸质阅读那种类型。有些古人把阅读看得很神圣,阅读之前必要洗手焚香,这个我做不到,但我敬佩古人对阅读的这种近乎偏执的态度。我最近读到一篇文章,该文提供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统计表明:平均每个人每天要打开微信20次,阅读时间40分钟。这个统计数据其实是保守的。我勉强算得上是一个没有中断过阅读的人,但近些年来纸质阅读渐少,泡在网上的时间渐多。呵呵,我刚刚引用过的题为《算一算,你把生命中的多少时光交给了微信》的文章就是从微信上读到的。我不会反对微信等类型的网上阅读,因为这是逆潮流的。可我仍然觉得,纸质阅读具有无法替代的优点,它是系统的,而不是碎片化的;它是我们选择的,不是人家塞给的;我们可以在纸页上圈点,批注,不必担心读后无痕。

读书当然首推经历史的大浪淘洗而留存的经典,可对那些好读点杂书闲书的也没必要横加指责或干涉。杂书闲书只要是健康的,当然可以读,没准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或专家呢。我每接手新的班级,都要宣布哪些书不能读,其中就包含武侠小说,对这个要求我内心深处其实是矛盾的,我本人就爱读金庸的武侠小说,每隔几年都会复习一遍,每读一遍都觉得其乐无穷。

古人今人对读书情景多有极富浪漫色彩的描写。譬如秋江月夜,香茗一壶,水汽氤氲,檀香轻烟袅袅;或是在葡萄架下,清风徐来,叶筛日影,鸟鸣啁啾;或是冬日拥炉而坐,炉上水壶的水咕嘟咕嘟地响,一只老猫在怀里酣眠;又或海边雪白的沙滩,遮阳伞下的白色躺椅,手边咖啡香气四溢。这哪里是读书,分明已是一幅唯美的风景画了。我等普罗大众心向往之,少有福分消受。更有翠巾煮酒,红袖伴读,怕是想也不敢想了,怕想得头歪了人家以为是胎生。我习惯于在床头、洗手间、沙发和车上放本书,有空读读。惟近来痔疮频来造访,遂听医生的建议,下狠心将书籍驱逐出了洗手间。有一段时间我的睡眠不好,用了种种办法,一样一样试下来,往往越试睡魔逃得越没影。没辙了,床头搁本«易经»,看卦形卦象,没看几个,眼皮渐感沉重了,一本«易经»还没翻上三分之一,睡眠已经不是问题了。

絮絮叨叨地扯了这么多白话,无非是想告诉你:桌上和路上,我选后者。你呢?

sz[h�R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夏天到了,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了!过去说“有井水处,可歌柳词”,如今是有人烟处,必烹龙虾。如果中国人的宵夜有图腾,...
    厨影美食阅读 1,970评论 0 3
  • 乖乖是一只很像狗的猫。 我从来没见过哪一只猫是这么热情的。热情的不像话。家里来了谁,她都会拧着小屁股走过去求抚摸和...
    燕子貓貓阅读 488评论 0 1
  • 经历了一切的机缘与十年后的我相遇,内心无比激动,感触良多。画面拉到了一间温馨的场所,洋溢着欢快的英文乐曲,我...
    史真如阅读 29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