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了他生活的色彩。
—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
曾经问过一个社交达人的朋友,看他每天奔走于各色门类活动却总能保持精力满满,是不是有什么心法?
他的回答让我很意外。
他说因为我无法独处,每次独自一个人,全身就有无限的孤独感侵袭。
还有朋友跟我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无法静心看书或者做其他事情,直到拿起手机。
我想,独居不代表一定能够独处,而独处也不意味着一定乏味。
而我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独处。
1.
如果说,大部分人的转变都是在生活中遭受到了被挑战、被创伤,最后逼得退无可退才开始的,那么我的独处也是。
我自认在别人眼里是一个有社交能力的人。能够为活动献上精心准备的点子,可以在场面上调配好幽默、肃静的气氛平衡,让毫不搭调的陌生人几个小时内互相配对,各取所需。
对于这种社交本身,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这是每一个成熟个体在这个追求快捷有效的时代,扮演社会角色时需要去习得的一种进化方式。
只是随着我体验到的“肤浅”交流次数的增多,那种出于礼貌不得不出让一部分轻松自在,而让自己显得容易相处的用心,让我开始感到内心匮乏和身体疲倦。
这种感觉并不是突如其来,而是我经过察觉、抵触、克制、调整等一段长时间的确认,发现它们再也无法和之前的生活兼容,所以,我知道我需要改变。
但至于是否要将旧生活推导重建,要怎样重建,需要花多久重建,我统统不确定,唯一能确定的是:我要停下来,我的身体需要时间休息,我的脑袋需要时间整理。
而远离人群,避开噪音,是我能做的第一步。
2.
任何改变,起初都是令人新鲜的。
不用怕在亮红的微信群里错过任何社交组局,自然也就不会花费注意力去关注和自己没关系的干扰信息;
不用为晚高峰的出行而绞尽脑汁的去设计线路,也不会因害怕迟到而不断的催促司机,甚至暴脾气;
不用怕气氛冷场而笨拙的讲自己并不擅长的笑话,也无须在没有兴趣的话题面前捧出一副津津乐道的表情。
当把这些投注在外界的注意力全都收回时,我发现属于自己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多到让我每天生活中的必备运行程序都可以慢下来。
就像慢速回放的电影,吃饭、走路、思考,任何一件事,都可以受控于我。
吃久一点,走慢一会,想深入一些,早一分晚一秒,都是自己的,也就无须着急。因为不着急,也就更会有耐心慢慢去想、去做事情。
因为慢,有了叫停和反思的时间差,我发觉自己之前对很多事情的即时反应都是处于一种应激模式,很多看似无理取闹的情绪也并不是毫无源头。
别人一反驳我,我就会胸口发胀;看见同伴表现优秀,我就会倍感压力。
而这些,都只有我不用忙着在别人面前去试图隐藏,不害怕别人评价,一个人时,我才可能有勇气去正视,去花时间弄清楚自己真实的想法和需求,进而心平气和的选择:去接受,又或是在下一次做出改变。
别人眼里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不完全一样。
当一个人了,你才能看到更真实的自己。
当我可以忠于自己的真实,并以此做为自我行为的唯一准则时,我就只用专心做好自己,而无须花额外的力气去证明外界认可的那个我,情绪也不再会受因人而异的判断结果而高低起伏,由此活得轻松和自在。
3.
一切改变,都不可避免会受到过往生活惯性的强力吸引。
从各种社交中主动退出,不断与外界减少互动,我的生活陷入一片寂静。
当看到朋友圈里大家丰富多彩的生活,想到我也曾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我问过自己:如果在没有建立出一套新的生活方式之前,两者只选其一,我想要恢复到之前的生活么?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随着对真实自己的越发了解,我越发明白之前生活里的很多元素,并不是我真的喜欢和需要的。
比起坐在密闭空气的高级餐厅,我更喜欢穿梭在开阔的宽街窄巷;
比起灯光闪烁的大型商场shopping mall,我更喜欢听得到吆喝声,闻得到瓜果闻到的菜市场;
比起和各界大佬的高谈阔论,我更希望自己能够融入更接地气的生活。
于是,在能够明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以后,我的生活就变得简单很多。
丢掉不需要的物品也不会那么心疼,不参加无关的活动也不会觉得有太大损失,拒绝掉不适合的人也不会感到有太多惋惜。
因为如果这些人、这些物无法满足你的需求,那么他们的存在,对我而言就只是一种多余,是身体上的包袱,是精神上的压力。
当一个人了,你能找到自己生活中最简洁的平衡公式。
通过不断的反思、追问和确认,找出自己真正的需求,用正确的供给物去满足自己,你会因此快乐。
4.
改变的完成,要用新的生活方式去替代,而在此之前,需要做的就是耐心,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清空了原来的生活,面对一个人的自己,我开始了写作。
记得最开始写的时候,有朋友问过我写的原因。
当时的我其实很模糊,知道自己不是为了写成个大号,赚到很多的流量,当然我可能也没有那个能力,只是觉得写作就像一面镜子,经由它我能看到自己。
当我把拥堵在身体里的情绪、闪念一点点抓住,并按压在纸面上时,我才知道,原来我是这个样子的。
直到现在,我才慢慢意识到:写作,是一个孤独的过程。隔离了外部世界,在写这个动作的持续进行中,没有人给我回应,也没有人干预我。就像我被置身于荒野之外,大喊一声,却得不来丝毫响应。
尽管我时常感到痛苦,因为头脑里的那一团团东西从模糊到逐渐清晰,需要经历一个撕裂的过程,但也因这种过程不断的重复,我训练出了一种对痛感的耐受力。
这种力量,一方面让我能够部分承受住寂寞和孤独感来袭时,自己因受不住而做出非理性的选择。如同饿了太久的狗会饥不择食,冻了太久的人随处找火取暖。
另一方面,让我减少了对及时反馈的依赖程度,不再守着手机等网络工具而等待某一方给自己的响应,而是能安于“自己”。
当一个人了,你会为自己建立一套有节奏的生活秩序。
时间多出来了,为了避免空虚和不让自己变得乏味,你会想办法在安于平静的状态中,也同时变得更有生产力。
5.
真实的独处并不美好,但这个过程可以让每个人有花时间回到自己的世界,去修补,去填充不完整的地方,然后又再回到和外界的关系中去。
因为经过这一年,我明白了:
只有“深入”的关系才能真正让自己愉悦,而关系的“深浅”不在于我出场次数、投入时间的多少,而在于关系当中双方对“自我暴露”的程度。
所以,只有当我不再小心谨慎的刻意假装,用忠于自己的真实去和外界建立连接,我才能将自己充分打开,才能迎来更深入的关系。
我的世界、别人的世界,都需要独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