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密关系》之后的一些思考其二
寻找爱情是为了“疗伤”?
双方在一起,是为了获得爱与被爱的满足,是为了追求自我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满足。那么当双方不能满足对方的这些需求之后,就会产生矛盾,导致亲密关系结束。需要不能被满足,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情侣之间期望过高,导致对方根本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处于热恋时,这种需求在“光环效应”下,深深藏在了我们的潜意识中,当光环褪去时,期望才真正浮上“水面”,两个人开始为是否适合在一起相互“打分”。
这种需求与被需求的力量是如此的强大,能把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吸引到到一起,也会让两个昨天还如胶似漆的恋人变得形同陌路。任何亲密关系的破裂,可能都会归结到需求上,哪怕有千万条理由。
而这两种需求,紧紧围绕着我们的童年和我们童年经历的创伤(当然,创伤并不是指的重大事件,小事情也可能造成创伤)。我们最初的最原始的亲密关系,是我们和父母的亲子关系。我们童年时,和父母的亲密关系的模式,会极大的影响到我们成年之后的,情侣之间的亲密关系。
小孩子出生时,需求是比较简单的,就是生理需求上的满足。随着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出现,我们开始产生自尊和追求自我价值的需求,这两种需求是高级的需求,建立在很多基础需求之上。如果需求得到满足,我们会认为“我们是有价值的,可爱的”。相反,我们如果有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我们会认为“我们是不可爱的,我们的存在,没有价值”。当然,并非是某一个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导致这种结果,而是我们的需求经过被无数次的忽视,责备之后,逐渐形成的。
人们有一种很强大的防御机制,就是潜抑,简单来讲就是,我们的心理机能会自动的将我们的痛苦,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面。
小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或者痛苦的事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情绪水平,其实并非他不会再感到痛苦了,而是在这个时间段内,被心理保护机能给屏蔽掉了。在接下来的时光里,随着一些事情对我们内心的冲击,这些不好的东西,就会在我们不注意的“缝隙”跑出来,让我们感到痛苦。
它们是“隐形”的,你只会感觉到它们存在于你的内心,但是你却很难看到他的真实面目,而且,他在潜移默化的操纵着你的行为。(大家不必恐慌,这是人类的正常心理现象)
可能你曾经听过一句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话,叫“男孩子可能会找一个像妈妈一样的女朋友,而女孩子可能会找一个像爸爸一样的男孩子”。我们不讨论这句话是不是无稽之谈,你从这句话中能否看到一些你的童年的影子。
姑且先不说什么俄狄浦斯情节,我们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母亲对男孩子,和父亲对于女孩子应该承担什么的角色,什么样的亲子模式是你最期望的,我们尽可能的往完美的父母方向去想。在现实中,父母对于我们的需求的回应,我们心中是有打分的,有的能够满足,有的不能满足。那么在成年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弥补这些不足。而最佳的弥补方式,或者是被社会所认可的方式,那么就是进入情侣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中。你会发现,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往我们缺失的那部分去靠,至少,我们会去努力弥补曾经缺失的那一部分。
这些需求的满足是“外源”型的,意思就是需要通过外界来满足我们的需求。有的心理学家指出,这可能是不健康的一种模式,因为我们太过于去在意外部的影响因素了,导致我们容易变得痛苦。他们建议我们要建立“内源”型的供给模式,以减少对外部的依赖,从而变得更加的快乐。当然,模式的转换并非易事,甚至可能无法转换,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还是是要了解自己,或许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能够从亲密关系中,体会到更多的快乐,让亲密保持的时间更久。
(以上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