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道这三个字从实到虚,从低到高,揭示了个体人(主体)对某项行为能力(客体)通过反复练习、思考、提升,实现从生疏到熟练,并最终到融会贯通,主体客体合一的演进过程。
其实要了解这几个字的差别,我们考察一下这几个汉字的演变就能窥探一二。
技字左边为“手”,右边“支”是从细竹枝象形图案演变的,意思就是赖以谋生的技能,直白说就是能干点活。
艺字的篆体如石鼓文上本身左右结构的,右边为伸出双手捧着禾苗的跪着人,左边为上下结构,上面是禾苗,下面是土。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艺字是“艹“字头。早期艺的意思就是种植庄稼的能力,《孟子·滕文公上》有文“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至此,我们已经可以把技和艺区分开来了,很多人都有种庄稼的技,可是有的人种的庄稼不能存活,有的人种的庄稼收成不好,其根本问题在于虽有技但艺不备。
下面我们来看看道字,金文道字描述的是行走(彳)在道路(井)上的人(以人首表示)),意思其实很明白,人(人首)的行动(彳)要按照规则(道路)来,这也就是道的根本意思,自然法则。诚然,按照《道德经》的开篇语“道可道,非常道”,我这样说“道”就已经是“非常道”了。
那么道和艺的关系如何呢?道法自然,所以艺也毫无疑问要遵从于道。我认为艺是技与人融为一体,而道就是艺与自然融为一体,就是与自然法则无边界衔接的炉火纯青的技术,如水般的上善。
道,在根本上就是以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生命的运动、变化、成长和发展。这运动变化是微妙莫测的,但是又内秉规律。中国传统艺术极为重视气势、生命、力量、运动的表现,重视虚实、动静、刚柔、聚散等对立因素的巧妙统一,重视在多样的变化中取得井然有序的渲染。艺的目标就是要在不断习练中,体会这些变化的规律,从而达到更美的呈现。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简单解释就是“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道是终极目标,艺是手段,所以我们爱艺,学艺的人势必要明白,道永远都无法到达的彼岸,却又要一点点去努力接近,日日躬耕,勤学苦练才是我们接近彼岸的手段,也就是苦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