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博士说过,人性中最深层的动力是“对重视的渴求”。
剽悍一只猫也说过被理解,被需要,被重视是你的刚需,也是别人的刚需。
赞美就像是清晨赶走最后一丝黑暗的阳光,清澈耀眼,它可以驱散人们心中的不安,可以增强内心的自信。
赞美就像干旱已久的大地迎来的一场大雨,可以滋润人的心灵。
赞美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故人,让人心生暖意!
一句赞美之言,如同赠人鲜花,手留余香。于人于己都是功德。
历史上的名人也逃不出对于赞美的渴望,如:
乔治·华盛顿喜欢被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阁下”、哥伦布主动请封“印度总督,海军上将”之名、凯瑟琳大帝拒绝阅读任何没有尊称她为“女王陛下”的信件、林肯夫人则在白宫中对格兰特夫人叫到“你竟敢没有经过我的允许擅自坐下了”
真诚的赞美,可以让人心生暖意。但是别有用心的奉承,就不那么美好了。带有目的性的奉承,一旦被察觉,就会让人很不舒服。信任感也会因此而大大降低。
既然赞美那么美好,那么世人都慷慨不吝惜自己的赞美么?答案是否定的!
人们对于别人做错的事,耿直地就批评;
而对于别人做的好的事,却不闻不问,视为理所应当!
这是一个多么讽刺的转变啊!
不单单是个人,企业的管理更需要很好地赞美。著名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曾花费三千美元一天的高价,想要留住一个叫查尔斯·施瓦布的人。
这个人到底是谁,有那么大的魅力么?
的确,他是全美最早进入“百万美元俱乐部”的人物之一。他的最大的价值在于他的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从未批评过任何人,赞赏和鼓励是他最大的资本。
那么正确的或者是更好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要毫不吝惜自己的赞美,用发现的眼光寻找别人身上发光发亮的地方。
将批评关进牢笼,批评的话即将从嘴里蹦出来的时候,及时制止。
结语:俗话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你的赞美之光,点亮他人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