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醉了人清醒


无意中看到一部评分很高的老电影《背靠背,脸对脸》,索性看看,果然很有味道。而且还有很多知名演员加盟,牛振华、雷恪生、句号、李强、王劲松、张嘉译等,可以说是群星闪烁了。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又找到了改编的原著——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刘醒龙的作品《秋风醉了》。

整部影片主要是围绕着王副馆长的人生追求。王副馆长是县文化馆代馆长,在他的带领下,单位工作井然有序,员工之间团结和谐。作为县城的文化馆这样一个清水衙门,平时工作也是无事可做,上班无非打台球,织毛衣,聊天,喝茶看报纸。越是这样的队伍越是不好带,无事才生非,一忙起来反倒没啥事儿。单位也就十来个人,分为音乐组,文学组,也有摄影会计等设置。


面对这样一个不好带的队伍,王副馆长却深得人心,业绩出色,其必有过人之处。所以,在大家眼里他就是下一任的馆长,他个人也似乎确信他由代到正只是一步之遥。可是,天不随人愿,这看似在碗里的肉,却一直吃不到嘴里。

第一次,冷部长找他谈话,肯定工作之后将一个乡的副乡长老马调来做了馆长,他无可奈何地面对现实。在全馆员工的齐心协力下,终于挤兑走了老马。第二次,冷部长又派自己的秘书小阎来做馆长,王副馆长心灰意冷。小言自恃年轻目空一切,做事没有分寸,很快就被双开,灰溜溜地走了。这一次总该轮到王副馆长了吧,可惜还不是。冷部长又安排部队转业回来的林馆长上任,几经折腾,王馆长已心力交瘁,心如死灰,一跤跌倒后住进了医院。


经历了三任的馆长,这个代馆长似乎成长了,变得心如止水,无欲无求。半年了,每天不去上班,养病之余,就是养花带孩子。他的工作重心完全转移,似乎也变了一个人,名利之心没那么重了。可是有一天,突然接到开会的通知,因林馆长工作出现重大失误,由于他这一年工作出色,任命他做馆长。此时的他想必也是五味杂陈的。这个结局让我想到了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似乎领导要将一个没有名利之心的人放在这个位置上,当你汲汲于名利的时候永远都不会得到,而当你决定放弃时,才会让你去做,似乎很玄妙而又深不可测。


果真是任命干部需要这样的考核呢?还是背后另有深意?这一切都得问冷部长。从提拔老马一个农村的副乡长来当文化馆的馆长,到有自己的秘书担任文化馆馆长,再到转业军人来当,没有一个专业出身,自己的女儿也可以随意放进文化馆。老马的离开也缘于拍摄除了让冷部长不高兴的照片,直接骂老马是“调教不过来的蠢猪”。当然,王副馆长虽然有能力有办法,但也有很多问题,也并不是馆长的最佳人选,只是任命的馆长每况愈下,没有一个比得上他。作品通过文化馆这个小小的窗口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很有深意,值得警醒,颇有新时代的《官场现形记》之感,这估计比后来的官场小说《省委书记》《二号首长》《沧浪之水》《活着之上》等作品还要早一些。

小说名为《秋风醉了》,缘于老马一张获奖的摄影作品《秋风醉了》,照片上一位老农民正在旷野里伫望着,一阵秋风吹过来,将老农民头上的草帽吹下来,正好落在蹲在他脚边的一只小狗头上,小狗抬起前爪,活像一个人。

后来王馆长扶正之后,无意间再次看到这个照片,“心里觉得酸溜溜的,不敢看那戴着草帽的小狗。”他为什么觉得心里不自在?或许他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小狗,卑躬屈膝,认为那个帽子最重要,可到头来空余一声叹息!最后由老马训斥儿子,“不想上大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而有所悟“不想升官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他真的悟了吗?但愿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四川的艺考生文化辅导机构有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但艺考结束后,学习进度跟不上,无法完全吸收理解知识内容,导致知识点构...
    YrS87G9U阅读 24评论 0 0
  • 补写课程笔记,本想把老师画椅子的案例模仿着记下来,结果模仿到第三个时就开始有自己的思路了,赶紧画下来,哈哈~ 昨天...
    小語阅读 3,328评论 6 1
  • “你用钢笔写字啊?” “是啊!喜欢用钢笔。”我报之以微笑。 这年头都是电脑,写字的频率一天比一天低,我珍惜每一个用...
    大胖灰阅读 2,784评论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