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懂得如何拒绝人的性格让我这么多年在浪费钱这件事上面栽了大的跟头,自我总结了一下,其实有很多钱都是可以避免乱花的:
第一,避免冲动消费。这个概念就比较广,比较典型的就是逛商场试衣服被店员强烈洗脑又不敢拒绝,以我去年为例,那个时候刚好银行卡余额比较多,心情又特别差,去了某个专柜,还不是自己挑选的情况下,店员拿了一堆衣服,买回家才后悔,尤其是今年再看,那几件裙子真的丑到了爆炸,做工也不好,价格却并不便宜,那几身衣服的钱去买一件大牌也差不多了,还不如一咬牙一跺脚买一件有品位的衣服,就算不经常穿,放在家里不管到什么时候也不亏。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情况是接睫毛或者美团团购其他娱乐活动被推荐办卡,这种消费是最亏的,我三次办了美甲美睫店会员卡,最便宜的一次1000,其他两次2000,这三张卡最后都剩几百块没有消费,因为构不成最低消费的标准,如果接着去对方又会让你续钱,仔细想想,里面的钱其实永远也消费不干净也退不回来。所以后来我也学聪明了,如果有接睫毛的需要就单次付钱,几次以后你都不肯办卡,其实店家也不好太为难你,只要你经常去,好一点的店家就也蛮尊重你这样的老客户的。如果把办卡的钱省下来,一年到头其实还真的不少,蛮多的一笔钱。
第二,减少打车次数或者尽量不打车。滴滴打车还真是蛮黑的,由于本人闻不了烟味,所以从去年开始就不打快车,一般都打专车,专车的价格比快车高出了不少,尤其遇到堵车的状况,原地不动居然就能多出好几百,真的太冤大头了。对于不愿意挤地铁和公交的人来说,打车确实方便了不少,但是粗略地算了一下,每年花在打车上的钱至少也有6万,如果能把这个钱省下来,两三年靠自己就能买车,还真不是开玩笑的。所以说非必要时刻就别再打车了,尤其是每天通勤,宁可骑电动自行车或者小蓝单车,也别打车。目前我最大的期待是换个离家近的工作,步行都不是很远那种,在交通方面的成本能大幅降低,希望我住址近能成为用人单位比较优先考虑的因素吧。如果工作地点本来就很远,又没有直达的公交或地铁,不打车也不现实,尤其是极端天气,骑电动车非常不安全。
第三,少点外卖多做饭。我住三环,附近的外卖没有太便宜的,基本上从附近点个烤串也要70多,偶尔嘴馋点一次外卖没什么,但真的没必要天天吃。自己做饭成本其实也挺高的,所以平时从美团买菜上下单也要有计划,我一般都会看蔬菜的价格,比如西红柿两三个就超过10块钱通常我不会买,很普通的绿叶蔬菜只是戴上了有机的帽子将近10块钱我也不会买,我大多数买的是不到两元的或者四五块钱的蔬菜。海鲜我基本上很少吃,麻辣小龙虾不同品牌价格差距也蛮大,一次买的70多一盒,另一次20几元特价,20几元特价的个头略微小一些,麻辣程度轻了很多,但是口感也不算差了。最近买鲫鱼9元一条,我觉得还蛮划算的。我囤了一些大米和面,如果在食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可以天天熬粥或者做疙瘩汤。我属于比较喜欢喝饮料的那类人,如果让我天天喝白开水我根本喝不下去,我从来没有拿保温杯出现在任何场合,有时候看到随身携带保温杯喝热水的女生我会怀疑自己的性别,因为我属于夏天可以扛着一大杯冰块去工作单位喝冰可乐的那种人,可乐不加冰我绝对喝不下去,哪怕是冬天,但是我买饮料也不会买特别贵的,而且必须要无糖,最近一直在喝百事无糖青柠可乐和可口可乐新出的那个星空的,每一罐三四块钱在能接受的范围,超过10元一瓶的我觉得太贵了。两三个月以前我还经常美团上下单喜茶、奈雪的茶、瑞幸咖啡,每次四十多五十多,现在不可能了,这些钱省下来真的太多了。对于红牛的价格我一直觉得还算合理,作为女生我很喜欢喝红牛,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便利蜂卖6.5元一罐这个价钱很合理,我能接受,但我遇到过一个特别会过日子的前任,他居然觉得太贵了,宁可跑很远的路去街边2元店买4.5元的,其实也没差很多,却有买到假货的风险。现在的我也会过日子,但不是特别夸张。也遇到过一些想空手套白狼的人出门在外居然连便当都舍不得买,出去吃一顿饭都不舍得花钱,烧饼夹肠都嫌贵。
第四,减少租房成本。很多无房人士其实租的房子都不会太贵,在北京仍然能租到不到2000租金的房子,就是条件比较差,但是对于很多北漂来说吃点苦不算什么。作为北京人还租房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出于原生家庭不幸福,想逃脱原生家庭的伤害,如果继续浸染下去,也许自己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缺陷,就会陷入一种不良循环终生难以改变,所以为了让自己越来越好也为了让认可我的人越来越多否定我的人越来越少,我努力修复自身缺点其实出发点没错。没想到单位分配的公租房居然不比市场住房要便宜,将近5000元一个月的房租是极重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我只有一个暂时缓解这方面经济压力的办法,就是把自己的住房公积金提取出来,今年的住房公积金缴纳费用比去年降了,每月只有3882元,房租4102元,这个还不够,自己还是要贴一点钱,如果没有住房公积金,我都想象不到我怎样才能住得起这个房子。我也不知道我还会在这住多久,但是租其他房子也不稳定,总是会有房东突然要卖房等情况,很难长期居住,总是要搬来搬去的,我真的是懒得搬家了。买房不在我考虑的范围,如果没有疫情,我可能还会做梦自己有一天会变成白富美,但是请假养病的这段期间我彻底清醒了,除非我中彩票或者突然我的身世之谜被揭开,否则我永远也不可能是白富美。
第五,避免彩妆上过度消费。以前我特别喜欢买眼影,感觉我是在收集一样,各种大牌都想买,因为眼影均价不到1000元,对于我这样的屌丝来说其实不是难事。可是如果一直在买,无形之中又是在浪费钱,几乎没有任何一盘眼影是用到铁皮的,甚至有些眼影只用过了一次就不知道被我丢在了哪里。很多女生都只有一两盘眼影,但是其实也够用了,不影响化精致的妆容。有些女生的眼影都是在抖音买的杂牌,几十块钱一盘,但是外行人也看不出来,有些大牌的飞粉或者不显色程度比杂牌还要严重。没有疫情以前我也特别喜欢买口红,自打有了疫情以后,从没买过任何口红,应该说从没用过任何口红,虽然摘到口罩以后毫无血色的嘴唇和整体妆容看起来很违和,但也真的懒得用了,基本上很少摘口罩。目前很多商家最容易推销的就是口红,所以为了省钱你也得学会拒绝被推销,你都知道戴口罩不方便用口红,你又何必买来浪费钱呢?有时候一个人在家也会想化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自己想看着自己舒心,这种情况下偶尔买个好看的色号那也无可厚非。借着疫情的机会,我买了故宫美妆特价的气垫+眼影,只花了59.9,原价还真的是好几百,虽然59.9可能也比它本身的成本价高,但对于我个人来说确实很省钱,这几次出门都是化的这个眼影,对得起这个价格了。
第六,有一个专门用来记账的记账本。以前我也经常说要记账,但是往往坚持了一两天就因为懒惰而忘记了。这次一定要再自律一些,用一个比较显眼的本子专门用来记账,规定每天消费超过100元就用红色的笔进行标记一类的,这样可以起到警示自己的作用,一个月下来也可以翻看一下之前的记录,了解到自己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了,下个月开始减少相应的消费。尤其是因为不可抗力产生了比较多的花费的时候,接下来就更要省钱,当把那笔钱省出来以后再考虑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这样可以在一个稳定的阶段跳出经济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