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安静的时候,越来越喜欢看法国电影。文艺,煽情。但是它的煽情,不像美国电影显得生猛,也不像中国电影刻意而浮夸,那种缓缓道来,不疾不徐,于平淡中蓄满了感情的展开方式,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那么,我为什么想谈谈《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中走心的小细节呢?
1.或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不一定是教师),突然就开启了你的心智。浑浑噩噩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一束光。甚者,幸运的遇到一个改变你人生的导师。这是很容易引起共鸣的。
2.艺术,可以成为人们通往心间的桥梁。当米修用音乐开启了他的再教育之旅时,至少,他打开了孩子们的心。
3.关于包容、理解、爱和尊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是几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童年某些东西的缺失,会导致成年后很多心理不安全感的滋生、爱的能力薄弱等等。越来越发现,在平常相处中,那种自然而然能够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做事待人方式,就是教养。而这一切,与其所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难以分离。马修用他的包容、尊重和理解,让孩子们接纳了他。对于处于叛逆期,并且犯错了只会被恶劣处罚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包容式教育>
4.当马修知道,皮埃尔·莫安琦的母亲其实遇到了一个工程师,那种心中的悸动被压制的时候,这个女人却在拜托他一件事,他只说了一句:为什么不呢?其实,她是知道的,他的心意。但是他们都保持缄默。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聪明和尊重,适可而止的分寸,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5.那个每周六都等待其父亲去接他的小男孩,最终,在星期六,马修带着他离开了。这种貌似完成他心愿的巧合,在遗憾中透着圆满。
6.马修老师离开时,在他以为没有孩子们送别的时候,孩子们的歌声从窗口飞来,一片片签了名字的纸飞机从窗户飞来,落在地上。马修捡起一张,嘴角带笑。这样的情怀虽然过于煽情,但其中透露的温暖,我们是否很久没有感受到了呢?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尊敬,带着感恩、感动,通过孩子们表现出来,更显真诚。对于一个人来讲,这是一种极高的赞美,有力的肯定。
7.观看这部电影时,脑中总会闪现《熔炉》。其实,这两部电影太不一样了,一部温暖,笑着流泪;一部生冷,因为心疼而流泪。这两种感情,是天和地的差别。但是,这两部电影好像都是在讲孩子的故事。我一直觉得,孩子很容易让人觉得心疼。太懂事的孩子是,太倔强的孩子是,经受暴力的孩子更是……
一位评论家为该片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同于一般的运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电影,或极尽夸张搞怪的爆笑喜剧,《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这也创造了法国电影新概念——阳光情感电影。这部没有美女、暴力;没有动作、凶杀和商业元素的好电影成为了本年度法国人的心灵鸡汤”。
那么,这么走心的鸡汤,你要不要来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