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释放内在的声音——对话的目的
制造张力和悬念
对话的目的毫无例外都是为当下制造张力,为未来设置悬念。无论何种场景、何种体裁,张力和悬念都是必备要素,通常都是场景的核心。
在作家罗宾·库克的小说《致命的治疗》中,主人公安吉拉要寻找一名凶犯,因为他的丈夫戴维,在他们新房子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具尸体。在这一场景之前,她曾质问警察局长,认为警方在搜索嫌犯的过程中表现得无能冷漠。
“你竟然把我看作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安吉拉说着上了车。
“那样激怒当地警察局长显然是不理智的,”戴维说,“别忘了,这是一个小镇。我们不应该树敌。”
“一个人被残忍地杀害了,尸体被丢在我们的地下室里,警察对谁是凶手漠不关心。你愿意让事情就这么算了吗?”
“霍奇斯是死得很惨,”戴维说,“但那跟我们无关。这个问题应该由警方解决。”
“什么?”安吉拉喊道,“这个人在我们家被打死,就在我们的厨房。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件事都跟我们有关,我要找出凶手。我不想让杀人犯在这个小镇继续逍遥,我要做点什么。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多了解一下丹尼斯·霍奇斯。”
在这一场景中,库克让安吉拉和戴维就此案应如何处理,采取了截然对立的态度,从而制造了张力。悬念来自安吉拉决心要做点什么,她将会采取行动,我们会继续读下去,看看她做了什么。
有效对话自始至终、毫无例外地在制造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