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想起一个叫贾芸的人来。虽说和贾府同宗,可家境一般,靠母亲做点针线活贴补家用。贾芸原是无业青年。一直想在贾府揽个小工程做做。原求的是贾府里当家管事的贾琏,结果几场下来,感觉求人不对。就把方向对准了贾琏媳妇王熙凤。
他琢磨凤姐的特点是,喜欢讲排场听好听话儿。于是他制定了一个小行动计划,1、借钱买香料,2、当作礼物送与凤姐,3、用工程预支款还钱。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第二步。 贾芸把时机选在凤姐出门时候,凑上去请安问好。那凤姐正眼也不瞧甚至脚步也不停地直走。直到听了“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得周周全全”时才不由自主的停了脚步。满脸的笑。
贾芸成功把话题引到凤姐身上,让她注了意。然后再把香料献上,因为这么贵的东东也只配凤姐一个人用。一路下来,与情与景不能不收,这礼收得舒坦不说,还让凤姐不由得直夸贾芸:知好歹会说话儿。接下来虽说还要继续和凤姐斗点小心眼子,但贾芸所想大事初定,已八九不离十了。看了这一节除对曹雪芹入骨描写的佩服。更叹求人之不易,要有组织能力要有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执行力, 要会设计会应变更要脸皮厚。
求人办事真的是技术活。想起昨天在厂门口看到一个人,同一个厂只不过不一个部门,他还是中层领导。我呢,在同一个岗位干得时间长也很苦恼很厌倦。而他是我媳妇的姐的闺蜜的老公。于是把这看作成一个机会。媳妇和她姐说了,她姐的闺蜜和老公说了。据说领导很不愿管这闲事。只是夫人威力才不得已。约在他的家里谈的。去时他在二楼,姐的闺蜜示意我上去时,心里挺忐忑的。那通往二楼的大台阶一直印在脑海里,一步一步走向它,不知道它会把自己引向一个什么场景什么样的未来。
见面那一谈,还别说,领导就是领导。从未谋面,短短几句话,还真能指出我的短板项,给我提出中肯意见,我一直都是感激他的忠言相告的。虽然他未明确表达成与不成。只是后来我一个欠考虑的动作让领导很不满,那是往他邮箱里发个邮件,说的内容现在记不清楚了,领导的邮箱,他的手下大约都可以打开看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求人办事的成与否要看各种机缘。红楼梦里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话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呢?宝玉不喜宝钗劝他留心于仕途经济的混账话,只能说,他目前还没愁到那份上,还不知道什么是当票子,什么是锄什么是犁。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宝玉出生在一个齑盐布帛之家,那会是个什么结果?可若生在平常百姓家,贾宝玉还是贾宝玉吗?还会有红楼梦吗?
既然是求,总要在势上低了下去,在行动上是卑微的,在内心是痛苦的。如何不求人?这个在很多年前前辈们都给了答案,求人不如求己。广告上天天也在告诉说,你好我也好。黛玉也说,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道理都知道,却仍是求人,却仍是过不好这一生,唯一可解释的是,我们缺乏改变自己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