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隔壁部门新来的女同事,人儿美条儿正,性格好,讲话声儿也好听。可是这原本美好的一切,不知道在她来了第几天后,开始慢慢被打破。
原本对她趋之若鹜的男同事们,不再怎么往她身边凑,连最丑的男同事,也跟她只谈工作。女生们也从夸她人美衣服美,逐渐变成了夸她衣服美,最后变成了见面点头笑笑。
终于,好奇的我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验证了他们传闻的答案:这妹子的确不好闻。
她凑巧坐在我旁边,第一次有交集,我表现地虚假而有礼貌。会议中途讨论的时候,她突然靠近我,跟我不太流利的说着她的看法,越说靠我越近,近到我可以清楚的看到她脸上有点结块的粉底,有点歪的假睫毛,我有点尴尬,把椅子往后挪了挪。没想到她看我离得远了,赶紧把自己的椅子靠我滑过来,再次拉近我们的距离,说到激动的时候,甚至有唾沫溅到我脸上。整个会议过程,我都在闻着自己手腕上残留的香水味,以抵抗她弥漫在空气里的口臭气息。
一次上班电梯里,她跟站在旁边的同事们说着话,因为声音不能太大所以她努力靠近其他人,用气声说得花枝招展,大家尴尬的笑着看着电梯读数。出来的时候她忽然拉着我说“跟我说说你皮肤怎么保养的呗?我这两天痘痘又起来了,你看!”说完就撩起头发给我看她耳朵后面的痘痘,画面美得我当天的早点愣是没吃下去。
部门的一个妹子说,大概她不知道什么叫做安全距离吧。
二、
下班后,跟住的地方的小伙伴们聊天,有个讲话自带尴尬症的男生在我对面,挨着一个大眼睛呆萌妹子坐着,那个男生跟我们都不太熟。萌妹子讲话慢慢悠悠,初听起来没什么营养,仔细琢磨却很有深意,是个情商智商双学霸。我特别喜欢跟她聊天。聊天中间,无论尴尬症男生冒出多么令人尴尬的话,她都能很好的圆场接话下去,并相当调节整个聊天氛围,大家笑笑,很是愉快。几次下来,尴尬症男生着迷地死盯着她,我们开始感受到了新一轮的尴尬。
就在萌妹子,实在被尴尬到想迅速结束话题闪人的时候,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那个男生忽然把脸凑到萌妹子的耳边,嗖的把手指伸到她的眼镜片里,大声说:“咦?你的眼镜没有镜片诶?”我们全瞪大了眼,尴尬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萌妹子再也没忍住,脸色骤变,大声呵斥他:“你干什么?有没有点数!知不知道什么是安全距离?!”结果就不想而知了,聊天草草收场,还听到有人在小声说那个男生一直是这样没数的人。
三、
什么是安全距离?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提出一个安全距离的概念,指的是人际关系中人与人相处之间的物理距离:
1.亲密接触(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身体的距离从直接接触到相距约45厘米之间,这种距离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切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讲演出等。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罩子,为每个人划分了一定的“安全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触犯时,人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如果你的伴侣,总是站在公众距离跟你说话,恐怕你要质疑他的性取向了;如果一个同事总是靠近你,向你袒露些奇怪的东西,你可能会思忖他的目的;如果一个陌生人突然跑过来把手伸进你的镜框,这……就不用我说了吧。
姑娘,汉子,别人不是你的情人爱人,也不喜欢或暗恋你,不想观察你的五官细节,不想探听你的气息味道,大家空间够用,不挤地铁不挤公交的,你实在没必要靠别人那么近。你预想的亲切感和亲和力,不应该是靠缩短距离来完成的,相反,这样没有预期的近距离,会暴露你的慌乱,放大你的缺陷,引起别人的尴尬。
合适的物理距离,会相应带来合适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来源于一个众所周知的“刺猬法则”:在一个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睡不舒服,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块就会刺痛对方,反倒睡不安宁。因此,两只刺猬就离开了一段距离,可是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
当你是我的心爱,我们可以肌肤摩擦,互嗅香气,这是你对我无限的信任;
当我跟你熟悉要好,可以在聊天时跟你握到手,看清你眉眼的变化,猜到你心情的起伏,这是种自然舒服的暖心;
当你跟我共谋一事,探讨点子,我们相隔足以让别人插话的距离,可以低头在本子上记录东西,可以在讲话的间隙,对着你的idea亮了眼睛,可以伸长了胳膊拍拍你的肩为你加油,这是工作的专业和态度;
当我们置身万人仪式,我愿意在远远的地方看着台上屏幕中的你,让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淹没掉我的存在,我可以随时走神,随时离开,随时掏出手机用放大的相机对焦你模糊的样子,这是公众公开环境中的冷漠和尊重。
你可能会说,有些关系你也不太确定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以致于你判断错了距离,引起了尴尬。这种情况的确不能完全避免,你需要做的是,礼貌的试探。在有必要或者合适的情况下,大方而礼貌的靠近,当对方稍稍表现出尴尬不适时,你就知道合适距离在哪里了。千万不要表现得像个侵略者或者小盗贼,这个你一定懂得的。
你或许可以说,这大概是世界和人心都太复杂,我们还没有做好隔着放大镜来看对方的准备。
所以,远了,近了,都不必,只要正好一点,放松一些,不要打破我们之间美好的空气安全囊,我会愿意把精力放在你说的事情上,让我有足够的氧气补脑,思考该思考的事情,而不是在心里盘算如何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