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搬了一次家,新的住处比原来多了些存储的空间。然而,搬家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因为一大堆生活用品有了更宽绰的摆放空间而感到舒心,反而,那一堆堆我自认为很有道理买来的东西,突然让我觉得很多余。
纠结如我,那一堆一堆,吃的穿的用的,我摆得满屋子都是,就是不愿意把他们放进柜子里,也不愿意归置整齐,东西放在地上,每天走路都要绕来绕去的,影响了起居,却迟迟不舍得扔掉。
这样和激烈的斗争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天想通了,既然他们被放在地上一个月我都可以不去动它们,那么理论上讲,除了一些反季节的衣物,那都是一些不需要的东西。不想把他们再次放进柜子里,一定是心里面有个声音说不想要了,迟迟不肯扔掉,是因为凭空想象出很多感情不能割舍。结婚的时候别人送的东西,也许很贵重却以我的习惯根本三十年也用不上的功夫茶茶具,比如什么抽奖,满额送的一些泡脚桶,各种拖把,电饭煲,火锅,比如打折的时候,凑单的时候买的不知所谓的,花不隆咚的这辈子我也穿不出去的袜子,再比如很多年前一次考试的时候穿的衣服,第一次上班的时候穿的衣服,第一次约会的时候穿的衣服,感觉很有纪念意义,其实那些衣服早就穿不下也不适合我再穿了,这种凭空臆想出来的感情,除了让一些本质上无用的东西占用了我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耗费了我大脑太多的精力。每一次收拾屋子总要擦一遍,心里嘀咕一句又没有什么用,每一次收拾抽屉,那一件件衣服翻来翻去也不会穿,还特别影响心情,于是,我大扔特扔,留下一些自己喜欢的,质量好一点衣服,和生活必需用品,其他的捐出一些新的,旧的用最快的速度全部扔掉了。
慢慢扔掉的东西,让我把焦虑一点点也扔掉了,好像屋里空气都好多了,我才发现,虽然那些东西也许平时在柜子里,抽屉不见得看的到,但是心理总有个地方存放了他们,很拖累的感觉,现在扔掉了,感觉一身的轻松,特别畅快淋漓。这时才知道丢掉不需要的东西和情绪有多么重要,像身体的排毒一样。
由此,我联想到交朋友。关于交朋友,我有些自己的感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交朋友的感受都不同。
小的时候,我喜欢一大群人呼呼啦啦一起玩耍,一起写作业,我觉得这是朋友。
大一些了,我觉得之前那最多叫玩伴,朋友是能分享喜悦,倾诉烦恼的,于是我把身边这样的人叫做朋友。
更大一些,发现朋友越来越多,大家各自喜好,性格,三观各不同,在一起互相迁就,好像为了做朋友而做朋友,很累的一天放下了,把难以迁就的不作朋友了。
再后来,我的朋友观受“断舍离”概念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会主动与正能量,正三观的人交朋友,而那些副能量,戾气重,价值观不苟同的人,就绝不为了做朋友而做朋友。
到现在,觉得轻松很多,朋友,在我心里的定义也发生了质的变化,首先朋友不在于多,再者朋友是没有一个形式的定义,绝不仅仅是那些常逛街,常吃饭,常送礼物的朋友,很多朋友甚至很少见面,很少聊天,但是一旦联系上,精神上的共鸣一下达到最高点,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有那么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对我来说,真的足够了!
想想我那几个不似朋友的朋友,好几年不见面,彼此有微信也从未聊天,甚至生活中我都很少提起,但是一旦联系上,字字句句都是箴言,直击内心深处,三观契合,做人的底线一致,无论说什么都能产生共鸣,在我心里也绝不低于任何一个朋友的份量,真的想想都在微笑。好满足。
我慢慢体会到生活中物质和精神都是相通的,最简单的,也许才是最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