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一腔孤勇

前言:

我送了你一朵蓝色的量子玫瑰,也许你看到了,也许你看不到。

正文:

在整篇叙述极佳的故事里,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了《未选择的路》,林云,陈博士,丁仪他们的选择无不为这首诗留下了自己的印迹。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不曾说出口的伤口,世界纷纷扰扰,我们何曾愿意主动去关心他人内心世界是否处于脆弱之中。在大街上可以看到行色匆匆的人,他们或喜或悲,更多的是面无表情,他们或许驻留,或许踏步向前,我们只是从远处做了一个自以为是的观察者,评判着他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一个雨夜,一个少年和瞬间变成灰的亲人。他从那时懂得了生活的目标,他把所有的精力倾注于球状闪电上,想知道在那一瞬间背后的理性世界,给自己一个答案。

一次普通的新型武器实验,一个在战争中牺牲的通讯员和一个被迫死去目前的小女孩。中秋之夜里,她懂得妈妈再也不会接她回家了,最后看到的妈妈是被武器折磨的惨状。她开始投身于武器,变成别人口中的冷血偏执。

一个勤勤恳恳的教授和他为了研究而牺牲的爱人。他在自己的岗位上开始避讳着关于球状闪电的任何话题,可在此背后是曾经悲痛下作出无数的球状闪电数学模型。

文献里的轻描淡写,背后是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可球状闪电是什么呢?它毫无感情,它却被赋予了许多感情。它留下了未知,却也使许多人相聚。

陈博士想要去实现球状闪电,林云想用球状闪电作为自己的新型武器。他们以对球状闪电的实现为共同目标,满腹热情。可奔赴但西伯利亚之后看到这个项目已经过许多前辈的努力却无所求。球状闪电的诡异让很多人感到可怕,他们感到绝望,但却不愿停止脚步,依然寻求着帮助。

基础物理学家丁仪的到来使球状闪电的研究发生了欣喜的转折。物理学家希望西瓜般大的原子不再是戏言,球状闪电便是那个宏原子。此后便如火箭般飞速,成果呈现井喷式状态。

真正用到武器上之时,三人之间有了分歧。

陈博士因为父母的死亡对于球状闪电的杀伤力感到害怕,他不想看到这种武器在战场上让更多人因此丧命。而林云却非常高兴看到此种新型武器,她对武器的痴迷堪比于毒品。丁仪从基础物理学的角度观察着世界,生命是如此渺小,地球也是如此渺小,这一切的所谓也许并不那么重要。

可最后是残酷的,在战争上是不可能讲到人性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都去扩展自身的军事装备,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成了一把杀人的刀。陈博士对于龙卷风方面的技术共享,间接地导致了几千名海军的牺牲。我们不知道身边的敌人如何,不知道他们如何监视着我们,不知道他们多么庞大,只有死亡换来了最后的清醒。我们如果不去维护我们自己,最后的结局便是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

当林云和丁仪发现弦的时候,那一刻让人心潮澎湃,当林云自杀式的去进行核聚变时更是心跳加速。最后,三分之一的国土退化为农业时代,终止了这场战争。后来的林云以量子态的形式存在给丁仪留下了照片,给陈博士留下了那朵蓝色的玫瑰。她存在于从未有过的平静与幸福之中,他们所有人也处于新的淡然之中。

翻到最后一页,感叹于那条少有人踏足的路,总会变成平坦的路。少有的人背负着许多行囊,看着眼前的荆棘,在欣喜也在恐惧,有些人消失在这条路上,有些人抵达终点,告诉我们此间的风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又花了一个下午整理出一个故事大概,我的目的只是为了给我家胖子说书的时候方便...
    沐暮木MUMUMU阅读 34,319评论 2 7
  • 陈陈:P1(书中首次出现页码),主人公“我”。书中并未提及名字,更多称为陈博士,“陈陈”是正在拍摄的同名电视剧中主...
    AI在河的第三条岸阅读 12,502评论 0 1
  • 美是什么? 孩童说,美是野草丛中一朵绽放的野花;艺术家说,美是晴空下壮丽的大好河山;数学家说,美是简洁却包含万物的...
    第k个K阅读 8,997评论 0 1
  • 《球状闪电》是我第二喜欢的刘慈欣作品。当然阅读量有限的我目前只读过5篇刘慈欣的作品,每一篇都令我印象深刻。人人都说...
    梁梢树阅读 5,335评论 0 1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3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