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原生家庭》
内容: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是否得到,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衡量,一个维度是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和反应程度,另一个维度是父母为孩子制定原则的是否严格。通过这两个维度把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4个类型,独裁型、忽略型、溺爱型和权威型。
01 独裁型父母:让孩子无法做自己
家长为孩子制定很多规则,却没有一条规则是为自己制定的。
在跟孩子的关系当中只有一句话:“我是家长,听我的!”
孩子只有服从,别无选择。
有的家长看起来全心付出,完全无我,其实是自我中心,他们的付出完全是为了通过孩子来表现自己是不是好家长?孩子是他们表现的工具。
朱雨辰的妈妈给四十岁的儿子做了一碗面。
朱雨辰说不想吃。
妈妈马上伸出裂口,委屈的说一大早就开始做了。
朱雨辰不得不把自己吃撑。
朱雨辰对70岁的妈妈发飙是可以理解的。
没有人愿意过被控制的人生。
朱雨辰的妈妈看似为儿子付出一切,其实只是想通过儿子完成自己是一个好妈妈好家长的人设,她完全没有自我,却占据孩子的人生。
在妈妈的干预下朱雨辰40了,仍然没有结婚,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被控制成长的孩子,对家长的愤怒会影响到他们繁衍的动力,不结婚和丁克都是他们对父母的惩罚。
对父母的负面评价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同性父母的认同,往往会出现“女汉子”和“男妹子”的现象。
在父母的打压下,孩子往往变得越来越顺从,没有自己的想法,在与人的交往当中,总是去讨好别人,放弃自己的权力。
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需要里面,害怕失败,害怕犯错,没有生活的热情,也找不到意义和价值。
而一旦他们有能力摆脱父母的控制,他们往往也会认同父母的教养方式,在对自己孩子的教养中,往往会变本加厉,更加控制。
02 溺爱型父母:孩子失去爱他人的能力。
这一类父母对孩子完全没有约束和限制,他们给孩子无限的自由和空间,对孩子的要求是无条件的全部满足。
被溺爱长大的孩子,他们不喜欢有规则和约束的地方,比如幼儿园、学校。他们无法遵守规则,觉得这些地方不自由,受压迫,又不愿意承担破坏规则所带来的责任。往往会休学辍学离开学校。
他们也不喜欢过集体生活,也不喜欢跟人打交道,除非那个人也能够像他父母一样无条件的照顾和满足他。但是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无条件的满足她,就会觉得别人很不友好,对别人产生愤怒。
看到报道说一个11岁的孩子,用刀把自己的同学捅死,其原因只不过是因为那个同学没有把第1碗面端给自己。
溺爱的父母养育了成年的巨婴。这应是无法在一个有规则的世界生存,因为他们失去了满足自己需要的能力,只能依赖父母生存。结果是他们没有能力离开父母。大量的啃老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
03忽略型父母:孩子无法找到归属感
这一类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完全不负责任。
他们对孩子既没有规则和限制,也没有情感上的沟通与反应。
对孩子采取的是完全漠不关心的态度。
在忽略下长大起来的孩子,最缺乏存在感。
他们从来没有做孩子的感觉,也从来不知道来自父母的爱是什么感觉。
他们缺乏归属感,不愿意回家,往往就会混迹于街头。他们的核心追求就是能够获得他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特别重视哥们义气,甚至不惜违法犯罪。
因为没有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们可能有一些问题行为来引起别人的关注。
到了青春期,他们也找不到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孩子很难体验到幸福。
以上三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对孩子的影,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阻碍。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04 权威型的父母:孩子最有幸福感
权威型父母,既对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制定了规则和限制,又给孩子很多的关注,理解,他们的态度是平等,尊重和接纳。
他们在教育孩子当中扮演着双重角色,一种是代表权威的父母角色,一种是代表关爱的朋友角色。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既有朋友般的亲密,也有尊重和爱戴。泛化到与其他人的关系当中,既有界限,又能亲密,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当然会受到欢迎。
在权威父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能力很强,不卑不亢,有责任心,温暖热情,积极向上,会比较幸福和成功 。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父母手中,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那么现在我们就要学习做什么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