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剪锁者"到"拦旗人":两种"U型锁"背后的公共议题思考


在西安的街头巷尾,哈罗单车工作人员"军哥"的身影成为一道特殊风景。他手持重型断线钳,日复一日穿梭于城市角落,目标明确——剪断那些将共享单车据为己有的私加U型锁。面对试图狡辩的锁车者,军哥的态度始终坚定:"可以报警投诉,但锁必须剪。"这把钳子剪断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枷锁,更撕开了部分人侵占公共资源的自私心态。


然而,同样是与"U型锁"相关的争议,却在湖南张家界演绎出截然不同的剧情。国庆假期期间,一名手持带有韩国元素引导旗的导游,被一名黑衣男子强行阻拦。该男子以"中国地界不能出现外国旗"为由强硬交涉,即便导游解释这只是防止游客走失的普通引导旗,对方仍不依不饶直至报警。最终,为避免耽误行程,导游只能收起旗帜离开。


两起事件看似毫无关联,却折射出当下社会对公共规则的两种极端认知。军哥面对的是显性的公共资源侵占,那些给共享单车加锁的人,用几十元的U型锁试图垄断价值数百元的公共资产,看似省下了小额开支,实则输掉了公共道德。而张家界的黑衣男子,则是以"爱国"为名制造的隐性公共秩序破坏。他胸前的运动相机暴露了真实目的——通过刻意制造冲突博取流量,将爱国情怀异化为个人牟利的工具。


这种"爱国表演"的危害远超普通的占小便宜。据了解,韩国是张家界重要的境外客源地,天门山更是韩国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景区之一。此次事件已被韩国媒体报道,极有可能影响韩国游客的出行选择,进而对当地航空、酒店、餐饮等产业链造成冲击。当个人为了流量不惜损害地方经济发展,这种打着爱国旗号的"碍国"行为,与当年盲目砸车的"U型锁事件"本质无异。

值得深思的是,军哥虽有维护公共利益的决心,却因缺乏执法权只能止步于剪锁;而张家界的黑衣男子,却能凭借扭曲的价值观干扰正常公共秩序。这提醒我们,在完善公共资源管理机制的同时,更需警惕那些以崇高名义进行的道德绑架。真正的爱国,从来不是狭隘的排外,而是对公共利益的守护、对社会秩序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发展大局的考量。当"剪锁者"的坚守遇上"拦旗人的闹剧",社会更应清晰辨别:哪些行为是在维护公共价值,哪些行为是在消费公共情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