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终于把这次西藏阿里的整个行程以文字方式记录了下来,也算是自己以后留有的一个回忆或者念想吧!
西藏之旅一共分为16篇,发表在简书上面。今天没有西藏之旅写了,突然感觉脑袋有点空空如也,不知道想干嘛了,也不知道自己想写什么了。
无聊之中翻看了前一段时间在旧天堂书店所买的《台湾往事》。不知道为什么书也很跟风,去年出的书名很多跟什么简史有关,什么未来简史,世界简史之类,在前几年就是跟什么往事有关,什么天津往事,青岛往事之类。
这本《台湾往事》,深得我心。一直想了解台湾的历史,2011年,台湾刚刚开通自由行的时候,我便去了。最初对台湾的认识,就是来自小学课文中的日月潭,还有一首歌叫《高山青》的里面的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等,仅此而已。
等真正到了台湾你会发现台湾的美,不仅仅是日月潭,阿里山,台湾保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原汁原味的那种文化气息还有那种古朴的味道。尤其喜欢在骑楼那里逛,感觉太熟悉了,好像就身处故乡。有相当一部分人也讲客家话,像桃园,新竹,苗栗,高雄等等。
在台湾街头,摩托车真的很多,恍惚你身处内地的某一个城市,街道很干净,指示很明显,人也很有礼貌。
又不禁想起我们村的一个人来。说起来,这个我叫什么伯的人还个我们家有渊源:话说这个伯是在大约16,7岁时上街买酱油被抓壮丁来到的台湾,不是故事,是真事。后来蒋经国上台,开放两岸,这些人才得以联系上大陆的亲人。这个伯当初写了一封信给我奶奶,(他父母早亡,认我奶奶为母)在90年代初就回来我们老家了一趟,那会他已经快六十岁了,你想想被抓走的时候还是葱葱郁郁少年郎,再回家已是白发苍苍老年人了,见面时老泪纵横,在家乡呆了不到一个月,后面他回台湾没多久就去世了,也算是圆了自己再看一眼故乡的心愿了。
还有一个我从小到大一起的玩伴,她的表姐嫁台湾就把她也介绍嫁过去了,听说生了好几个孩子,日子过的比较清苦。我们家搬家了好几回,一直没联系,只是回老家的时候听邻居说她好像在台湾的某个客家地区,现在大陆每年很多人去台湾旅游,她就在某个酒楼里面做服务员。
台湾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显得多灾多难。清末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被列强打开国门,赔银割地,签订不平等条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使台湾落入日本手中,开启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进行经济掠夺,奴化教育,台湾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拼死反抗。
奴化教育的后果现在依然存在,造就了一批亲日派,包括台独分子。说到这里,不禁想起09年在马尔代夫的一个岛上那个面貌丑陋的台独分子,自以为高人一等,殊不知自己的眼界太窄了,自以为是,让人瞧不起,自讨没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