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却又深刻的编程理念:End

这是这个专题的第六篇,也是最后一篇。这篇也不具体分享某一个主题,而是呼应《前言》,分享一下写这个专题的感受。

简书文集目录

先说写这个专题系列的初衷。我在前言提过,技术日新月异,而理念千篇一律。良好的技术素养有助于后天的成长,比新技术知识的学习消化。同时,我觉得,相比传达具体技术实践,传达思想的文字更加容易发人深思。

注意的是,这里并没有说学具体技术没用。如果你熟练当下热门应用技术,这对快递攻克工程问题还是有极大帮助的。但让我去分享应用技术的文章,我无心亦无力。对于当下的具体热门应用技术我都不熟悉,虽说微软内部大多有同类应用,但不好去分享;二来,我给自己写技术类文章的要求是周末最多花半天完成,感觉“整理”出一篇完备的应用技术分享,我做不到。

  • 对于应用技术的学习,我建议还是好好亲身实践,再去结合网络上的分享加深理解。
  • 如果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网络上的攻略也多,重点还是要好好行动起来去学习。推荐左耳朵耗子的程序员练级攻略,内容全面且丰富;虽然我没有认认真真练过,但偶尔单纯过一遍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更加清楚自己知道什么和不知道什么,以及想弥补不知道的应该从何开始。

个人点评专题的内容,打分的话,我给70分吧。主题不多,每篇内容也不多,但每个主题至少满足要求地能逐步延伸到更大的离开编程世界的领域。

主题的最初规划和最后的产出差别挺大的。

第一篇主题刚开始想写分治,但是在确认分治的概念时觉得狭义的分治和我想说的广义的分而治之的理念不一,而且中文的“分而治之”的出处似乎和我的理解也不一;后来觉得即使按我的分治理念的理解,也不太适合第一个主题,毕竟有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不是主观想分治就能分治的;最后写了《make it work then make it better》,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

第二篇主题《编程语言和抽象》,是不太满意的一篇文章,觉得要表达的不够深刻。这篇主要是为了迎合第一篇主题写的:说了先要make it work,那得说how to make it work,即如何将业务模型映射到编程模型上进而实现。随着对效率的不断追求,编程世界构建了越来越高层次的模型,编程模型与业务模型之间的映射更加自然。也许随着编程世界分工的不断细化,也许最后大多应用程序代码就是一个自然语言输入输出的模型;现在搞会话系统的研究许多都直接是训练seq2seq的模型,也许在智能个人助理上使用还有不小的距离,但说不上在一些小的业务领域上有可取之处,毕竟会节省了大量成本。

《生命周期》《迭代》是我最开始想写的,也较顺利地写完了。其实还是些候选主题,如接口、耦合和内聚、架构和分工等,但最后觉得硬套在这个专题上有点吃力,就放弃了。

这个专题我还想传达的是,编程的世界不是孤立的,它和生活中其他世界密切关系。而且编程世界是新兴的世界,它里面的许多理念和模式也是从其他世界里学习的。不要只呆在编程的世界,多出去走走,接触一下大千世界的共同和不同的地方,收获更多感悟和提升的契机。


结束这个专题之后,我还是会继续坚持定期(每周)写写文章。我也不用再受这个专题名称的限制了🤗! 之后我应该还是不会写特定应用技术的分享,主要还是分享技术生活的感悟、对提高效能方面的经验,一些我觉得特别有启发的技术观点,或者对现在时下一些对程序员的观点的吐槽等。

我的简书也会分享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阅读和健身的经验分享、平日的一些即兴思悟,等等。欢迎大家关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首页 资讯 文章 资源 小组 相亲 登录 注册 首页 最新文章 IT 职场 前端 后端 移动端 数据库 运维 其他...
    Helen_Cat阅读 9,345评论 1 10
  • 起 逛街回来途遇闺蜜。 虽是常常能见,不过往往只是一声淡淡招呼,许久不曾闲聊。趁今日闲暇,路边叙谈。 问及最近在忙...
    开花的树木阅读 3,043评论 0 0
  • 大家有没有观察过:毕业两三年的人,一分存款没有,信用卡倒有一堆。往往是工资还没到账,银行的催还款短信就先到了。工资...
    婷婷yu立阅读 2,675评论 0 0
  • 打卡学习的第三天
    是玲玲阅读 689评论 0 1
  • 我是静盈,这是我的第41篇读书笔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极速发展,海量信息涌入和“永远在线”的工作模式左右夹...
    静盈阅读 5,4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