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jMeter创建一个简单测试

上一篇中已经配置好了jMeter的环境,接下来创建一个简单的测试吧。

测试步骤如下:

1.创建线程组
2.编写测试脚本
3.添加监听器
4.启动测试
创建线程组

image.png

image.png

线程组解释
线程组:代表模拟的用户组
线程数:代表有几个用户
Ramp-Up Period(in seconds):意思是要在多少秒内线程数全部启动完毕,如果有10个线程数,5秒内全部启动完毕,那么每秒要启动的线程数是2个。
循环次数:表示要循环几次,10个线程数,5秒启动完毕,循环10次,结果就是在50秒内发生100次请求。

编写测试脚本

创建一个常见的http请求

image.png

image.png

名词解释:
名称:请求的名称
协议:根据访问协议填写即可
服务器名称或IP:填写要测试的服务器名称
端口号:默认是80
下面是请求方法,路径,编码,根据实际请求填写。

添加结果监听器

添加查看结果树、聚合报告、图形结果三个常用的监听器


image.png
启动测试

设置线程组并启动


image.png
image.png
查看结果
查看结果数
image.png
聚合报告

image.png

聚合报告指标解释:
Label:httpRequest name属性值。
Samples:测试的过程中一共发出了多少个请求即总线程数,(如果模拟10个用户,每个用户迭代10次,这里就显示100),对应图形报表中的样本数目。
Average:单个Request的平均响应时间,计算方法是总运行时间除以发送到服务器的总请求数,对应图形报表中的平均值。
Median:50%用户的响应时间。
90%Line:90%用户的响应时间。
Min:服务器响应的最短时间。
Max:服务器响应的最长时间。
Error%:本次测试中出错率,请求的数量/请求的总数。
Throughput:吞吐量,默认情况下表示每秒完成的请求数。
KB/Sec:每秒从服务器接收到的数据量,即每秒钟请求的字节数,时间单位均为ms。

图形结果:

image.png

图形结果指标解释:
样本数目:总共发送到服务器的请求数。
最新样本:代表时间的数字,是服务器响应最后一个请求的时间。
吞吐量:服务器每分钟处理的请求数。
平均值:总运行时间除以发送到服务器的请求数。
中间值:有一半的服务器响应时间低于改值而另一半高于该值。
偏离:表示服务器响应时间变化、离散程度测量值的大小。

到此已经完成了一个简单的测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主要文体来自 CDNS:https://www.cnblogs.com/ceshisanren/p/5639895...
    Amano阅读 11,057评论 3 27
  • 在使用Jmeter进行接口的性能测试时,由于Jmeter 是JAVA应用,对于CPU和内存的消耗比较大,所以,当需...
    燕京博士阅读 4,197评论 0 16
  • 辛师傅今天很有耐心态度也温和,陪我们溜达了一圈还出了主意。 工程师应工帮我打电话确认记录仪问题,还及时追上我将我忘...
    何所求安阅读 1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