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这样一段关于领景象的描写很触动我:“参天大树都不见了,动物也没有了,在河面上晒太阳的鱼早就被猎人杀光了,鹦鹉的提名成为后的叫声,还有神奇的哺乳动物海牛都销声匿迹了。靠近港口的地方对于民用炸药炸死的鱼漂浮在水面上,恶臭难闻的河水流向大海,无数残酷的现实发生在拉丁美洲。马尔克斯居住的故乡充满着压迫、掠夺、饥饿,以及霍乱病症。在这里马克思扩展了霍乱的含义他将拉美的现代化进程看作一场霍乱,他从一个国家传染到另一个国家毁灭了一片又一片的生态环境死亡无处不在,瓦尔斯基作家的眼光注视着这片土地的生存,也一直注视着爱的力量,但这样一个被摧残的世界里,阿里萨的爱情是船驶过一片荒凉的废墟。”这样凄惨的景象道尽了霍乱时期底层人民的痛苦生活现状的悲凉。
爱情在时间生命和历史面前,似乎代表着救赎与永恒,他们挂起霍乱旗帜,用爱情的霍乱病爱上衰老和死亡宣战,马尔克思写道:“实际上没有比爱情更艰难的事情,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的痛苦就是没有为爱而死。" 这些话也暗含了马尔克思自己的感受,买买个霍乱的年代,对于爱情的追求显得多么奢侈和可贵,没有温饱和稳定生存的年代里,追求爱情是需勇气的,况且是这样跨越几十年的漫长等待。
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马尔克斯陷入了迷茫期,他说,我常常觉得自己快死掉了。他重读《霍乱时期的爱情》时,他惊讶于自己的大胆并且引以为傲。他说,借助这本书,他度过了生命中非常黑暗的时刻。
不仅如此,这本书出版的1985年,正是哥伦比亚经历了一连串灾难之际,霍乱时期的爱情的推出令大家震惊。
人们惊讶于这个完全不同的马尔克思,因为他不再写权利和史诗,而是转向爱转向人类关系和私人领域。在某种程度上,《霍乱时期的爱情》更像是《百年孤独》的续集,他从另外一个视角提出了拯救拉丁美洲的方法,唯有跨越了时间与生死的爱,才能治愈创伤,让人重新起航。马克思用它充满激情的笔触抚平了自己深藏心底的危险暗流,因为这不安的国家带来了爱以及爱的力量,也为后世很多人带来了关于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