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五

秦穆公三定晋君,背晋盟助郑

周襄王十五年,晋惠公病重,梁国国君无道,任用百姓大兴土木如常,百姓皆怨梁伯,逃离迁往秦国,秦穆公乘梁国民心已变,晋惠公又大病,命攻灭梁国。秦穆公为维持与晋友好,将女儿怀赢嫁与晋世子圉,晋世子圉之母是梁国人,听说秦灭了梁,心中怨秦,听说惠公有病,如今久在秦国,恐日后不能得位,半夜离开怀赢逃归于晋。

秦穆公知圉不辞而别,大怒。夷吾父子,深负寡人,寡人必然有所表示。想起公子重耳在楚,令公孙枝往楚,迎重耳到秦。

重耳到秦,秦夫人(息夫人)也喜爱重耳,建议将怀赢许给重耳,重耳知怀赢曾许给侄子圉,不想同意,后臣下誎言,重耳同意了。秦穆公安排二人成婚。穆公素来重视重耳人品,又有甥舅关系,三天小宴,五天一大宴。秦世子也结交重耳,秦臣蹇叔、百里奚、公孙枝等与赵衰、狐偃等互相深交,共谋夺回晋之事,只待晋国有所异动。

晋惠公病笃,托吕省,郤芮二人辅佐世子圉即位,为晋怀公。怀公担心重耳在外有变,下令,凡是晋臣跟随重耳的出走的,他的家人需要将他召回,三个月内回来,官复原职,既往不咎,超过三个月,除掉他的官䘵和户籍名字,其家人处死。

老国舅狐突曾有大功于晋,颇有名望,他两儿子狐毛狐偃都有才能,晋怀公召来狐突,请狐突写信招回毛偃二人,狐突不肯,怀公命力士以白刃加在狐突脖子上,毛偃二人如来,免你死罪。狐突便执笔写书,怀公一看,上面写着,子无二父,臣无二君。怀公大怒,将狐突斩于市集。不少大臣见怀公刚上位就如此无情,诛戮无罪老臣,称病不朝。狐氏家臣都逃到秦国,报与毛偃二人,二人捶胸大哭,遂与诸臣来见重耳,共谋大事。

晋臣舟之侨等,都准备好了兵甲,准备作重耳内应。重耳来拜见穆公,穆公择吉日十二月,设宴为公子重耳践行,赐于白璧十双,马四百匹,帷席器用,百物俱备。又自统谋臣百里奚、繇余,大将公子絷、公孙枝,先锋丕豹等,率兵车四百乘,送公子重耳离了雍州城,往晋进发。

秦师浩大,晋军民又素来喜欢重耳,全不抵挡,秦师长驱直入。怀公闻变大惊,命吕省,郤芮,起境内全部兵甲,以抵抗秦师。公子絮为秦穆公设计,写一书信至吕省,郤芮二人处,书中略说:

寡人对晋之德,可以说十分厚了,夷吾父子却忘恩负义,对秦如仇人一样,寡人能忍受其父,不能忍受其子。现在公子重耳,贤名远播,上天和各国都相助,很多臣子跟随,重耳一来,晋民无不欢呼,内外归心。现在我命公子絮送公子回晋,以主社稷,两位大夫如果能选择贤主,倒戈来迎,可转祸为福。

吕省,郤芮二人不敢深信,想与公子重耳盟誓,公子絮知其意,说大夫若退兵十里,公子重耳可以盟为信。二人果然退兵,重耳令狐偃与二人相会,刑牲歃血共立重耳为君,各无二心。

晋怀公知吕省,郤芮二人降了重耳,知大势已去,逃往高梁避难。重子重耳即位,是为晋文公。秦穆公领兵回秦。后重耳大赏群臣,对吕省,郤芮没有任何嘉奖,也无任何惩罚。二人每天对着忠于重耳的大臣,难免心里有想法。这之前害怕秦师,现在秦师已退,又想设计杀重耳,二人与勃鞮盟誓,共杀重耳,二人党羽遍布城中,又在封地招兵行事。勃鞮将事泄给重耳,重耳装作生病不朝,挂免朝牌,赵衰也从旁说,新君长年在外奔波,所以身体有疾。众人信以为真。

吕省,郤芮二人听说文公生病,正是造反的时机,令兵甲与党羽在宫里放火,欲寻找重耳杀之,却不见踪迹,二人心慌,又见重耳手下臣子纷纷来到,二人恐不敌,杀出南门而走。

二人正无计,勃鞮来报,说晋文公已被大火烧死。向来晋君都是由秦君所定,现在晋文公儿子雍,在秦国,不如投往秦国,迎公子雍为君。二人心中怀疑,公孙枝写书信与二人,书略说。

新君文公得国,与我君上有割地之约,河西五城,应属秦国,但恐新君文公毁约夺回。现在新君被烧死,这正是我君上想看到的,听说两位大夫想立公子雍国君,更是我君上所愿,大夫速度前来共谋大事。

吕省,郤芮二人欣然来秦,公孙枝款待,二人不再怀疑。只等公子雍前来,秦穆公先到,二人说起迎立公子雍之事,秦穆公说,公子雍就在此。随后,屏后走出一人,二人一看,正是重耳,二人魂不附体,自知中计,二人正想发作,公孙枝与武士一起发作,将二人拿下,一会,力士将二人头颅献上。

秦穆公有恩于历代晋君,待重耳更甚,秦晋结盟,多位君臣都互相通婚,历史称秦晋之好。时晋文公大败楚师于城濮,又相助天子,声威日胜,为中原新盟主。秦穆公与晋文公定盟,如有军旅之事,互相出兵相助。

晋文公听说郑国暗通楚国,反复之国,约秦穆公一起伐郑。秦穆公领谋臣百里奚、大将孟明视、副将杞子、逢孙、杨孙等,车二百乘来会,两军合力攻破郑郊关,直逼曲洧,筑城围住郑都城。晋兵在郑西,秦兵在郑南。郑文公知不可抵挡两国之师。叔詹誎烛武前往,烛武为一辩士,烛武年已老迈,步履蹒跚,不肯前往,郑伯封烛武为亚卿,烛武才来。烛武来奔秦寨,秦寨将士把守,不让相见,烛武在营外大哭。军士将烛武捉来见穆公。

穆公问,你是什么人。所哭什么事。烛武说,我是郑大夫,哭郑快要亡了,穆公问,郑亡,你哭有什么用。烛武说,郑亡有什么可惜的,我也为秦而哭。穆公屏去左右,问烛武缘故。烛武说,秦晋合兵,郑亡国早晚的事,但亡郑对秦有什么好处,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损于秦。郑在晋东界,秦在晋西界,郑秦相距千里之遥。郑虽亡,秦不能得尺寸之地,郑地皆将归晋所有,秦将劳师而无功。现在秦晋两国,势均力敌,如果晋得郑,则晋强秦弱。为他国得地,使自己弱小,聪明的人都不会这么做。且以前晋惠公曾答应给秦河西五城,后面又背约,君上对数代晋君的恩惠,晋君有丝毫回报君上吗?自晋文公复国以来,增兵招将,到处兼并土地,现在往东边兼并,郑亡后,他日会想着往西边拓地,将会对秦带来祸患。君上不记得之前虞国,虢国的经历吗,晋假借虞君之力灭虢,突然倒戈相向灭虞。虞君不智,才有此祸,现在秦被晋所用,后果难以预测,灭郑对秦无益而有损。

秦穆公说,大夫说的是啊。百里奚进言,烛武辩士,欲离间秦晋友好,君上不可听他的。烛武又说,如果君上能放松对郑的围困,郑一定与秦盟誓,弃楚降秦。君上如果东方有事,往来取或给都可以经过郑,郑就像秦的外府一样。秦穆公惑其言,不听百里奚之劝,与烛武盟誓,令杞子、逢孙、杨孙三将留两千兵助郑防守,不告诉晋君,密秘班师回秦。晋文公听说秦师已退,大怒,继续独自围郑,后郑立子兰为世子,并与晋盟,晋师方退。

自此秦晋有隙。秦穆公听说郑归附晋国,大怒,准备伐郑,且听下回分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