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总把妈妈的提醒当成耳旁风
对小军来说,早晨家里永远是这样一幅景象:早上6点,妈妈准时起床,一边收拾房间,一边给小军准备早餐。6:30,牛奶、鸡蛋、面包准时端上桌,之后妈妈就开始一遍遍地叫小军起床。
叫声一直持续到快7:00,小军才懒洋洋地起床,胡乱刷刷牙,抹两把脸,然后坐到饭来前用最快的速度吃早餐。
此时,妈妈一边帮他叠被子,收拾凌乱的屋子,一边唠叨:“看看你,老是把屋子弄得乱七入糟,让人跟在屁股后收拾。天天要你起床都得喊破嗓子,早饭都凉了!总吃凉饭,胃会坏的,整天跟你说都没用。你要是一喊就起床,不就不用这么匆忙了吗………
此时,小军只顾把吃的、喝的填进肚子里,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吃了几口后,一看时间来不及了,用手背抹抹嘴,抓起书包,转身就往外走。而妈妈追在后面喊:“着什么急呀,就吃这几口?!一上午的课呢,会饿的。你上学的东西都带齐了吗,别又落下了什么……”
这样的情形,恐怕在很多家庭都上演过。妈妈总是担心孩子丢三落四,担心他上课不认真听讲,担心他写作业注意力不集中……于是,妈妈就一遍遍地提醒孩子,一遍遍地唠叨,但事与愿违,孩子总把妈妈的提醒当成耳旁风。
妈妈们,你们可曾想过,正是你们自己的过多唠叨让孩子的耳朵起了茧子,才会对大人的话“免疫”的。心理学研究证明: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说同样的话,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也就是明明在听,却根本不往心里去。
这是长期重复听同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因此,妈妈们不要总怪孩子把自己的话当耳旁风,你们也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唠叨了。虽然,对待子女的不当言行和思想,妈妈有责任进行批评教育,但那也要注意形式,不要没完没了地唠叨。
唠叨不但起不到好作用,反而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重复性唠叨会让孩子心烦,并对妈妈的唠叨产生依赖感,如果妈妈一不唠叨,孩子就做错事;批评性唠叨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越来越没信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随意性唠叨容易让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的习惯,对一些需要重视的事情也充耳不闻。前既然唠叨这么不好,那么妈妈怎样才能避免对孩子唠叨呢?
1、不要信口开河
每次对孩子讲话之前,妈妈一定要经过一番理智过滤,不能信口开河,抓住孩子的一点问题就大做文章。例如孩子起床晚了,就说:“老是这么晚,啥都干不成?连床都起不来,还能干什么?别上学了!”这样的话,势必会小题大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2、给孩子选择的自主权
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自由,或总替孩子做决定,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而不是给孩子下达硬性指令。例如:想让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就对孩子说:“晚饭前必须把你的猪窝收拾干净!”这样的硬性指令,孩子多半是不会听的。如果换一种说法:“孩子,你要是晚饭前有空,就把你的房间收拾一下吧。”这样的说法,就会有较好的效果。
3、不要事事叮嘱,叮瞩时要有明确的目标
很多妈妈虽然对孩子讲了很多话,但很多话都没讲到点子上。事无巨细,反复强调叮嘱,会搞得家庭上下不得安宁。因此,妈妈在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时,要尽量用简洁的、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把事情讲清楚,并提出具体建议、指导。这样,孩子才会很快明白妈妈的意思,然后照着妈妈的意思去做。
4、别只盯着孩子的缺点
很多妈妈眼里只有孩子的缺点,总是翻来覆去地说,却绝口不提孩子的进步。其实大多数孩子都能分辨是非善恶,只是缺少改正缺点的自觉性和毅力。此时,若还有人在旁边喋喋不休地数落自己的缺点,并严厉教训,孩子当然会把这视为对自己的不信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文章图片摘自网络,不做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