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不要频繁浇水,浇水时注意不要倒在叶子上,浇水后要保持通风!”
“绿箩不要在烈日下暴晒,浇水要根据季节增减,夏季一周2-3次,冬季相应减少。
“红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它不喜欢阳光直射,养护温度保持在18-25摄氏度最佳。”
……
总是听到人们谈论什么样的花喜欢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植物采用什么样的养育方式。
那么人何尝不是应该在适合自己的环境里成长与发展呢?
从出生到死亡,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这样的过程,遵从自然发展规律,适时推动并给予恰当地引导才会达到目标。
“本身就没有想要二胎,那时候从高处向下蹦、跳,跑步,一圈又一圈,最后也没能掉下去,就这样生了他!”这位母亲说这话的时候,旁边就是她的二小子!
是的!他的母亲不止一次的提起这件事,一次一次暗示孩子,你是多余的!
“你每天就是躺着看手机,啥也不干,真是窝囊废!”
“旁边开了个健身房,你去办个卡!每天就是打游戏、看手机!你就是个寄生虫!”
“看你这一身肉,吃吃吃,我揍死你!”
是的,有时候我也纳闷,为什么父母的语言这么灵,比算卦还灵,比星座占卜都准!
这个孩子每天就是打游戏、吃饭、睡觉、看着手机屏幕咯咯笑,他三十岁时,父亲通过关系找到一个物业管理的单位,去了也是看手机,没有沟通可言;假如你与他说话,他的声音小的真的像蚊子嗡嗡!
他三岁时被别的小朋友打到眼睛受了伤,高度近视;他长身体时爱吃方便面,母亲觉得是好东西时常做给他吃;他十八岁考上湖南的大学 ,没有朋友经常被大学同学捉弄和嘲笑,她的母亲去陪读,说头发长得都可以扎起来了!他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所谓陪读就是在学校旁边租了个房子,妈妈为他做饭洗衣服,妈妈为他整理衣被!
三十二岁,他频繁相亲,整个人的状态可想而知。他约女孩子出来,从来不会主动买饭、买饮料,有时候AA,有时候女生买单!
他对一切毫无兴趣,每天看到的他就是拿着手机认真地看着什么,拿着手机笑呵呵!他的工作黑白班倒,按时上下班,除此以外不会再出门!
三十三岁,他吃饭从原来的两碗忽然变成半碗,身体暴瘦,去医院检查结果,尿毒症!
此时的母亲着急了,她泪流满面,无法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夫诊断他具有心率不稳和高血压病症,采用保守治疗,每周二、四、六定期去医院!
我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对于一位母亲意味着什么……
这位母亲曾经问我,她这个儿子的心理是不是有问题?能不能去看看心理医生?
我无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
当孩子八个月大不停吃手的时候,你是否阻挠了你的孩子?你是否给他软硬不同的物品让他“品尝”?
当他一岁,用手触摸、捏挤香蕉、饭粒,拍打玩具时,你是否让他尽情地沉浸其中了?
当他一岁半学习走路时,你是不是有耐心慢慢扶着他上坡、下坡、上楼梯、下楼梯?
当他三岁对周边的一切感到新奇时,一次次叫着“妈妈,妈妈…看啊妈妈”!你是否依然有耐心的和他一起欣赏在他眼里美好的事物!
他不停地爬上爬下、钻桌子、撕纸、扔东西的时候,您制止了吗?
当他五岁喜欢学象棋不喜欢乒乓球的时候,您最终给他报了什么班?
当他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时,您的解决方法科学吗?通过这件事他的内心是更加舒服有力量了还是从此以后心里便埋下了一颗困惑的种子?
当他告诉您想穿那件时尚的花色衣服,您允许了吗?
当他的成绩考了前几名,您给予他肯定并同他一起制定目标告诫他继续努力了吗?当他的成绩一落千丈,您给他微笑并帮他分析原因还是满嘴的讽刺呢?
他第一次偷钱,您是否意识到您对他的财商教育没有及时给予,同时这个时段他想买的东西您认可吗?
他第一次打游戏好奇欣喜的感觉您是如何采取措施让他认识到相关利弊,有关思维、有关梦想的相互促进作用在这一刻您是否与他普及?
当他青春期到来心情不稳定大吼大叫,情绪暴躁的时候,您倾听他的心声并给他合理建议了吗?
……
0-6岁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如果这期间敏感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那6-12岁是一个可以弥补的机会,但必须在充分的爱与自由中才能得到发展。
我们可以在孩子“牙牙学语”时表现出足够的耐心,在孩子蹒跚学步时给予充分的时间跌倒爬起,在孩子弄得满脸饭粒、满身菜叶的时候我们依然有耐心等待孩子学会自己拿勺子、自己用筷子的一刻。
然而,后来,很多父母忽略了除了说、走、吃以外,其他关于世界的一切认知对于孩子来说,都是第一次,都需要鼓励和指引。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每个个体不同对待他们的发展也应该不同。
假如您喜欢多肉植物于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天天给他浇水,您喜欢绿萝便随心所欲让它直射阳光,您喜欢红掌于是在冬季将它置于干冷的阳台。然后,您满怀信心的等待这些植物抑或丰厚的叶子、抑或美丽的花朵。
可是结果差强人意,您沮丧,扔掉那枯萎的花盆发誓说“我再换一盆,不信养不活你!”
没有抓住花的习性,还可以换一盆。可是孩子呢?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还不是为了你!”
您了解他吗?您是为了他好吗?遵从您的意愿,若有违背冰言冰语,若有违背恶语相向,若有违背拳打脚踢!
“就得揍,不揍不听话儿……”
在他吃手的年纪,您频频打断,说不卫生、太脏了,您拿出了他吃的津津有味的手;
在他学抓捏东西的时候,您说太腻歪了,顺手将香蕉盘子端到了他够不到的地方;
在他学走路疯狂地上坡下坡专去不平的地方时,您制止了,“那里危险,摔着你,来,走这边!”然后把他拽到了“阳关大道”;
当他开始把各种东西一边抓起来一边扔下地,乐得哈哈笑的时候,您一边捡起东西一边放到他够不到的地方,然后说“坏蛋,不能扔!”
当他从卫生间自己拽出卫生纸,将它撕成一片一片满地狼藉的时候,您嘶声力竭:“这个坏孩子,放回去!”
当他不停地开关抽屉,拉出来看看、推进去看看、再拉出来、再推进去,你推着抽屉让他再也无法拉出。
当他可以满屋跑,钻到桌子底下冰箱后面,您说“别藏了,碰着脑袋!”
当他到了去幼儿园的年纪,面对老师同学不知所措,分离焦虑严重地不停哇哇哭的时候,您说“怕什么,勇敢一点,去幼儿园有什么好哭的!”
当他心爱的玩具摔坏了,他抱起玩具流泪伤心的时候,您说“别哭了,不就是一个玩具吗,再哭不喜欢你了!”
当他在幼儿园和小朋友有了摩擦甚至将额头划破了的时候,您说“皮外伤,没事,哭什么?”
当他抱着自己的玩具不想跟小朋友一起玩时,您说“你看看,一点都不懂分享,不能这么自私,要一起玩!”
当他疑惑的问“妈妈,我是从哪来的?”您眯着眼睛笑着说“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当带他去商场买衣服,他说穿这件时,您说“难看死了那个!”顺手买了您心满意足的另一件。
当他想去学绘画的时候,您看到周边孩子都学了奥数,没有问他的意见就把报绘画班的钱报了奥数课。
当她喜欢各种美美丽的头饰、项链、口红和眼影的时候,您说“这么小,这么臭美干什么?”
当他拿起手机,自己破解密码看有意思的视频时,您说“我家宝贝就是聪明,自己能打开手机看。”
当他拿起一本书在看,拿起一只画笔在画,拿着乐高在拼的时候,您说“妈妈陪你玩吧?”然后频频打断他在进行的事情。
当他拿起玩具话筒、玩具钢琴又唱又跳停不下来时,您说“该睡觉了,瞎唱什么?”
当他上了小学,考了第一,发了奖品,您说“我孩子就是聪明,就发了一个破这玩意啊!”
当他没有考好,您说“下次再考这些分,你就别回家了!”
当他每次考试前紧张得头疼,生怕自己成绩不如意时,您说“都考了多少次了,还不知道规律吗?这么紧张有什么用,放平心态才能考出最好成绩!”
当他要买那个心仪已久的偶像的演唱会票时,您说“学习最主要了,先把学习搞上去再说吧!”
……
后来,他到了离家住校的日子,无法迈出这一步,谨慎而心事重重;
后来他成绩倒数第一,一蹶不振;
后来他打游戏没有昼夜,玩得不亦乐乎;
后来他没有朋友一个人独来独往;
后来他不找工作,忘情地陶醉在自己的世界;
后来他不找媳妇,说一个人生活挺好的……
后来的后来,您纳闷他是不是有心理疾病,我是不是应该带他看心理医生?
养不好的花可以换一盆,养不好的娃您说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