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醒|多言招损

读《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中一件关于“戒多言”的小事有所感悟。

曾国藩刚进入翰林院不久,正春风得意,一次在给父亲过生日时,对前来祝寿的好友郑小珊夸夸其谈,有些得意忘形,结果引起郑小珊反感,拂袖而去。事后曾国藩后悔万分,他在日记里反思自己有三大错。

一是平常就自以为是;

二是嘴上说话没把门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三是明明说话得罪了人,还跟人强辩,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总结这三点,曾国藩说自己作为一个标准的儒家知识分子,连《礼记》里说的“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的道理都参不透,连语言这一关都过不了,还能成什么大事呢?

曾国藩一生在“戒多言”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仅经常批评自己“每日言语之失,真是鬼蜮情状!”

也经常反问自己“言多谐谑,又不出自心中之诚”,这种言语习惯、个性缺点,“何时能拔此根株?”

他不仅对自己有这个“戒多言”的要求,还把它当成家训智慧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内容,尤其是对他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弟弟反复灌输、强调这一点。

曾国藩认为,如果想用言语超过压制别人,即使胜了,别人也不会服气,为人处世上,还是应当谦逊一些为好。

争吵往往没有是非可言,结果常常会意气用事。

一个人牢骚太多,结局必然抑塞,无故而怨天,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人必不服。抑郁不平之气,往往伤人害己。

“戒多言”的本质是在面临人和事的时候,要做到自我控制,避免祸从口出、乱从口出,在本质上,这是一种临事不纠缠、少争论的行动智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两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历观名...
    远方那片云阅读 2,744评论 0 0
  • 感恩初春的天气,温暖和煦,心情也十分的喜悦。 感恩公交车的便捷,虽然周一的早上有点堵车,但还是很快到达了公司。 感...
    武丹yoyo阅读 890评论 0 1
  • 两天一夜的五维领导力学习班结束了, 这应该是老林自大学毕业后参加过的最努力、最上心的一次培训和学习, 毕竟,周末于...
    老林1983阅读 3,161评论 5 3
  • (一) 夜长漫漫绪难平 细数沙沙落雪声 往事频频扰清梦 一支拙笔伴孤灯 (二) 如花岁月已成殇 两鬓空余淡淡霜 尘...
    半盏流年02阅读 1,86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