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最近有点烦。
喝咖啡的时候她边讲话边在桌上画圈圈:“我烦死隔壁部门那群叽叽喳喳的女人了!我帮她们分担了那么多工作,她们还是不愿意配合,给她们讲道理吧,她们总是胡搅蛮缠,说的话根本没有道理!”
但是下次开会的时候,她还是会温声细语地,被“攻城略地”,不停地妥协,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工作任务。她不是不知道这个循环很奇怪,只是没有勇气向对方说“不”。然后在下一次喝咖啡的时候,她会再次上演情绪失控,其实只有一半气别人的胡搅蛮缠,另一半是气自己的敏感软弱。
常言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说不清道理的秀才们很痛苦,无法说不的我们也很痛苦。脑子里总是有一个声音:“怎么可以做一个不为别人考虑的人呢?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一个“可爱”的社会人,大约要做到以下这么几点吧:不发火、不争执、不给别人添麻烦、对其他人友善、依照别人认可的方式行事。
如果做不到呢?作为谨小慎微的遵守者,我的内心总是萦绕着一股恐惧感,万一没有变成“可爱”的社会人,我是不是会得不到别人的关心爱护,甚至会给自己带来惩罚?但是强迫自己总是退让,将别人的诉求永远放置于自己的诉求之前,总是有一股一言难尽的不适感。
最近读了一本书《可爱的诅咒:圣母型人格心理自助手册》,其中心观点是:身为社会人,忧劳既不可免,只能正视它,想办法保护自己。如果为了一份虚无缥缈的社会认可,强迫自己做一个“可爱的人”,那么反而可能还会让自己的处境更加难堪。我们被淹没在了别人的期望中,在为了满足别人期望的时候忽略了自己的诉求,比如书中一位因为无法拒绝对方求婚而结了三次婚的女性;慢慢地,我们的身体每天在无法发泄的委屈与无奈的努力间挣扎,焦虑不安,呼吸加速,疲劳虚弱。这就是“可爱的诅咒”。
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要不断委屈自己成全他人呢?
让我们试着做这样两件事:把自己想象成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人,将对他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爱付出在自己身上;找到曾经因为不可爱被责骂,孤苦无依的自己,好好和自己谈一谈。这样我们会发现,只要对自己负责,就是我们需要做到最好的事情了。
书中说明的体贴自己、摆脱“可爱的诅咒”还有下面的工具和方法:
写下自己的“可靠优势清单”,将自己骄傲的事情和它们所代表的特质,对抗不合理的质疑。
对自己说鼓励的、肯定的话语。
培养自信的仪态,强势自信的走路,放松肌肉。
说出自己的需求,清晰地表达拒绝,不要有举棋不定的态度。
简洁而冷静地重复自己的需求,删去冗余的铺垫。
有选择地亮出自己的微笑。
给自己列下恐惧系数表,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方法,验证恐惧事件是否真的会发生。
调整呼吸,赞美对方,接受现状,尊重对方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关照自己,即使会让别人失望。不好意思,让你失望的锅我不背,这是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总是强求自己的所作所为更加完美极致的我们,不放松、不平静、不自信、不从容。让我们早点抛弃这些似是而非的“可爱准则”, 慢慢找到曾经潇洒、独立、睿智、不盲从不敏感不自卑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