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三次坐火车了,每次坐火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坐火车带着新鲜与好奇,也感受到原来素不相识的人,也能因为坐一趟火车能相谈甚欢。
那时候在读预科,学校放寒假,我跟表哥一起坐火车先到市里,再转车回家,到市里近七个小时的路程,我与表哥买票的时候位置不在一起,我刚上火车的时候很茫然,只是静静的坐着。
好在坐在我对面的两人打破了沉默,我们年纪相仿,都是学生。
“你也是在昆明上学的吧,在哪个学校啊”,其中一人问我。
“我现在在民大,上预科”。
“预科?那是啥呀”。
“就是少数民族预科班,上一年之后再参加考试,然后读大学”。
“这样哦,那岂不是跟高中复读一年差不多”。
“差不多吧,只不过我们考试简单些,只考语数外三科,只要过了线就能上大学了”。
就这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气氛终是不再尴尬了,后来我得知他们跟我表哥在同一个学校,只不过表哥大他们一届,他们放假前学校安排了实习,实习的地方远,就选择了坐火车回家。
在聊天的间隙,我看了看邻座的人,大多都是相互不认识却又聊天聊得甚欢,还有一座的人甚至打起了扑克,相比之前坐车回家,大多数人都是上车倒头就睡,只有司机师傅专注于开车,我感觉坐火车是要热闹些,人与人的距离都变得亲近了。
火车终究会到站,到站就得下车离开,上上下下的人都是行色匆匆,距离我们到站还有三个站,这时候的人已经下了大半,先前坐我对面的两人也下了车,上来一位大爷坐在那里,我旁边的位置也空了,我随即招呼表哥坐到了我旁边。
长途跋涉,我们都有些累了,还有三个站,就想休息一会儿就能到了,对面的大爷见我们两人又再次打破了沉默。
“你们是要到哪里啊,看你们的样子还是学生吧”。
“是的,我们放假回家呢,您到哪啊”。
“下个站我就下了”。
“我们还有三个站才到”。
跟大爷简单的聊了几句之后,我们就靠在座位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大爷已经下了车,我们也到了要下车离开的时候,一节车厢上只剩下寥寥几人。
我们下车之后找了宾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又买了客车票坐车回家了。
第二次坐火车,心情是愉快的,那是大二的国庆节,先是坐高铁到大理,那也是我第一次去大理,很早就想去感受大理的风花雪月,终于如愿以偿,在那里我找了在大理上学的表弟,逛了两天,去了古城,又去了洱海,后来突发奇想,第三天下午的时候我们就买了火车票去了丽江,因为大理到丽江没有高铁,我有再一次坐上了火车。
一个小时的路程不远,相比第一次坐火车就少有了当时的热闹,在火车上除了跟表弟交流外,就没跟其他人说过话了。
接着在丽江只逛了一天,每到节假日,出来旅游的人总是很多,在古城逛了一天,简直人满为患,原本还想去看看其他地方,一想到去了可能也是人看人,就没去了,第二天买了下午的票就回了大理,之后跟表弟那又待了一天,我就坐高铁回学校了。
这次坐火车的时间很短暂,而且很赶,但是去了自己想去的地方,看到了自己想看的风景,心愿得以满足,还是觉得值得。
第三次坐火车就在前几天,这次坐火车,心里的感觉有了些变化,没有了前两次那么轻松愉快了。
自从毕业之后一直在备考,对于备考考公的人来说不能有丝毫懈怠,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冲,这次我跟朋友一起去到贵阳考试,去之前就说好回来的时候坐火车回来,只不过比去的时候时间久一点而已。
跟第一次坐火车一样也是近七个小时的路程,上上下下的人一样是行色匆匆,但这次坐火车却没了心思去感受以往的热闹。
坐在窗边,一路上看着窗外的风景,觉得好看的就随手拍一张,没了兴趣就一直看着窗外发呆,心里一直想着这一年多以来自己的历程。
自从毕业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是在备战考公,从一开始的满腔热血到现在不知所措,一年多的时间经历过数次考编,一次次的失败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了,都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有时候我找不到坚持的意义在哪里,只是觉得胜利遥遥无期,这一路上也只有颠沛流离。
这一路上大半的时间都在看窗外的风景,想着自己的问题,直到朋友说你这样一直看外面,不无聊吗,我笑了笑,拿出手机开始漫无目的的划拉着,直到手机快没电把它放下,起身站在窗边,又看着外面的风景发呆,一直到火车到站,我们拿着行李离开。
火车承载着远方与归途,一切都是为了更美好的明天,希望等到达终点站的时候,再回忆起这一路的历程,只有沿途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