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图》的绘画语言

绘画是无声的文字。一篇好文细细读来,常觉回味无穷;一幅好画细细欣赏,意蕴跃然纸上。

阎立本所作的《历代帝王图》上,绘制了从汉到隋其间,十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帝王画像。这些人物各具特色,既有贤明帝王,也有昏庸之君。

绘制帝王图是先秦以来,皇室绘画的重要题材,其目的很明确:“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

《新唐书》书中也说过: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那么,这张图上都画了哪几位帝王呢?这些帝王都带来了哪些启迪呢?

汉昭帝刘弗陵

从右向左,首先出场的是汉昭帝刘弗陵。

刘弗陵是汉武帝刘彻之子,为防止外戚干政,汉武帝杀母留子。

刘弗陵八岁就即位称帝,因其年幼,由霍光、桑弘羊等大臣辅政。

在位期间,汉昭帝对内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对外和亲匈奴,维护边疆,使西汉经济得以复苏,开创了“昭宣中兴”的新局面。

画面上,汉昭帝刘弗陵表情沉静,两只手做出手势,仿佛在与臣下探讨国事。

左侧侍臣几乎与他等高,暗示着其地位之高。此刻这位侍臣面向皇帝,一脸凝重,似乎在正就国家大事,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见。

刘弗陵身后的侍臣虽未说话,但面色庄重,貌似也在背后助力皇帝。

从这张图上可见,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君王,要懂得知人善任,能够得贤臣辅佐,才能够成就伟业。

汉光武帝刘秀

刘秀是后汉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对内休养生息,实行中央集权,史称“光武中兴。”

《后汉书•光武本纪》中记载:“刘秀身材魁梧,美须髯,口大高鼻。”

画像中,刘秀目光炯炯,看向前方略高处,可见其志向高远;双眉舒展,充满了自信。

他的形象要比刘弗陵高大得多,一看就是位开疆拓土,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

跟随他的两位侍者也是自信从容。可见跟随了明主,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

一个优秀的君主,就可以让臣下与之同心,同甘共苦,共创伟业。

魏文帝曹丕

“建安三曹”之一的曹丕绝对称得上文韬武略。在文的方面,他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有极高的文学素养。

在武的方面,他10岁开始随父征战,在战火纷飞中培养了杀伐决断的能力。

这些都为他登上帝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称帝之后,魏文帝曹丕颁布了很多诸如“轻刑罚,薄赋税”等利国惠民的政策,在治国方面显示出了杰出的才能。

可是我们看这幅画像,曹丕虽然有着帝王的威仪,但是满脸的戾气,犀利的眼神咄咄逼人,让人不寒而栗。

这幅画像,把曹丕残忍而多疑的性格完全展现了出来。

此外,还有他的两个侍者,跟随在这样性格的帝王身边,也一脸的怀疑、冷酷。

君主如果没有开阔的胸襟,对臣下没有丝毫的信任,就会使君臣离心离德。

如此下去,即便君主很有能力,没有忠诚的臣下辅佐,最终很难成就大的功业。

孙权

被曹操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15岁就被任命为阳羡县长,不到20岁就掌管江东,并最终确立了东吴政权。

孙权为人仁厚,做事果断,是一位有德有才的明君。

我们看画像中的孙权,手持羽扇,表情从容,一副运筹帷幄,胸怀天下的姿态。

而他右侧的侍者也面容沉静,眼神清朗,俨然一位良臣,身后的侍者则略显拘谨,手持冕服后摆,亦步亦趋。

明主良臣,是成就大业的基石。

刘备

汉昭烈帝刘备,早年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屡遭挫败。

赤壁之战后,刘备相继拿下荆州和益州,随后称帝,创建了蜀汉政权。

称帝后不久,刘备因关羽被杀,执意起兵攻打东吴,大败于夷陵。

次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

刘备的一生,奔波劳碌,却始终无法完成恢复汉室的宏图大业。

看看画面中的刘备,双眉紧锁,目光忧郁,一脸的愁苦之像。

这一筹莫展的模样,让左侧的侍者都心情沉重,一脸同情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君主。

而刘备身后的侍者手托冕服后摆,似乎想要为君主分担忧愁,却又无能为力。

刘备弘毅宽厚,讲求信义,且做事有韧性,是位值得信任的君主。

但是他殚精竭虑,匡扶汉室大业却最终难成,可惜。

晋武帝司马炎

在这13位帝王的画像中,司马炎是在各种文章资料中出镜率最高的一位。

画面中的他冠带轩冕,威严而睿智,一副傲世天下,气吞山河的姿态。

他腰间的佩剑也在暗示着他的大权独揽。

身边的侍臣同样目光坚定。且各托着皇帝的手臂,似乎是尽力辅佐之意。

司马炎的表情是深沉的,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睛看向他统治的天下。

你看不透他,他却一眼把你看穿,所有的小心机,小盘算都别想躲过他睿智的眼睛。

司马炎是司马昭之子,拜相封王不久,就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在位初期振兴经济、推行法治,促进了人口增殖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史称“太康之治”。但后期变得骄奢淫逸,怠惰政事,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隐患。

总体来说,司马炎算是一位明君,但是大权在握,尤其治国理政有所成效以后,往往容易走向偏颇。

陈宣帝陈顼

陈宣帝是南朝陈的第四位皇帝,他赶走了侄子陈伯宗,登上了皇位。

陈宣帝当政期间,鼓励垦荒,减轻租税,使得国家经济复苏,社会稳定。

但在军事上,他两次发兵伐齐,不仅劳民伤财,还使得南陈的精锐部队被全部消灭,南陈从此衰落。

我们看画面中,陈宣帝是侍者最多的帝王了,六个抬着行辇,两个在执扇。

旁边两位侍臣看着他们,一个做沉思状,一个也一脸的愁苦。

这么多侍者服务,也许暗示着劳动百姓不得安宁。两名持笏大臣面对一意孤行的君主,也是无可奈何。

陈宣帝的表情是安静的,内敛的。眼神中透露着的,也许是固执。

不知是否与他推崇佛教有关,他的黑色衣服既显得宁静,又在其它人的红色衣服的衬托下,显得沉重。

陈文帝陈蒨

陈文帝陈蒨是陈霸先的侄子,在位期间实施一系列政策,使得当时的陈朝政治清明、生活富裕,被称作“天嘉之治”。

陈文帝也成为了南朝君主中少有的明君。

画像中的陈文帝端坐在辇上,一副泰然自若的表情。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研修道教的关系,这幅画中的陈文帝仙风道骨,且目光清透。

他双手执如意状物品,应该是象征王权在握。

身后两名年轻的侍女,发髻上簪红色小花,更显出女孩的青春之美。

两个侍女都在微微笑着,表达着生活的安稳。其中一个侍女向前看,另一个侍女则转头看向左后方,在画面上增加了变化,不显呆板。

陈伯宗

这就是那个被陈宣帝陈顼赶下皇位的陈伯宗。

陈蒨临死前将14岁的儿子陈伯宗托付孔灸、陈顼、刘师知三位大臣辅佐。

结果不久之后,这三个执政大臣就开始了权利之争,个性软弱、没有主见的陈伯宗完全成了傀儡皇帝。

最终陈顼胜出,他斩杀了政治对手,随即将侄子赶下台,自己做起了皇帝。

陈伯宗被废为临海王,两年以后,就不明不白地死了,其死因可想而知。

画像上的陈伯宗身材弱小,体态气质都软弱无力,虽有皇帝的装束,却毫无帝王的威严和震慑力。

陈伯宗直到死时才19岁,不知为何要给他画上长长的胡须,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会有这么长的胡须吗?也许是我见识少了。

或者,这只是为了增加一点帝王的威仪。

陈伯宗旁边有一位看起来年龄稍长的簪花侍女,倒显得比陈伯宗更加成熟稳重。

耐人寻味的是,那个如意状的物件也握在了她的手中,这应该是暗示着皇权的旁落。

身量较小的侍女,也跟着较大的侍女亦步亦趋,站队强者。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陈伯宗坐在辇上,身上围着一件类似毯子的衣物,竟与侍女们身上穿的衣服花纹相同。

看样子,没有周围人的扶持,他是做不了皇帝的。

这围着的衣物,散发着浓浓的傀儡味道。

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他著作的《南史》中评价陈伯宗:

帝性仁弱,无人君之器。”

皇帝个性仁慈软弱,没有做君王的能力啊!

陈叔宝

如果说上文介绍的傀儡皇帝陈伯宗是个有心无力的庸才,那么,这位陈叔宝就是个十足的败家子了。

陈叔宝是陈宣帝陈顼的嫡长子。他在位期间,荒废朝政,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完全不顾内忧外患。

陈叔宝在位七年,就干净利索地丢了国家,做了隋军的俘虏。

画像中,这位亡国之君被描画的身材矮小,缩脖端肩,右手捂嘴。一副畏缩之相,全无帝王的威武大气。

与前三位陈朝皇帝不同,他由坐像改为了立像,也没了坐辇和如意,看样子是已经丢失了皇位。

陈叔宝的侍者只有一个,还在为他托着衣服后摆。

江山不在,自己做了俘虏,已然孤家寡人,仍不忘帝王的排场,奢侈享受。

一个只知享乐,自己作死的皇帝,他的亡国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结局。

周武帝宇文邕

这位是周武帝宇文邕,他的画像倒是足够高大威猛,可面目表情却显得极为粗野,很像是帝王中的反面典型。

其实,宇文邕在历史上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

他19岁时,被掌控朝政的权臣宇文护推举为傀儡皇帝。

宇文邕经过12年的苦心谋划,终于诛杀宇文护,夺回了属于自己的王权。

大权在握之后,他推行均田制和府兵制,扩大了军事力量,灭亡了北齐。

此外,宇文邕还整顿吏治、发展民力。

在他的治理下,北周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安稳,国势强盛。

宇文邕性格沉稳、果决、有智谋,是北周最有作为的皇帝。

但在这幅画像中,宇文邕却给人不同的印象。

他满脸胡须,表明了他北方少数民族的外形特点,但同时也给人野蛮粗鲁,没有文化与涵养的感觉。

他双眼圆睁,直瞪着前方,一看就是头脑简单,性格粗暴的人。

眼尾画着深深的皱纹,眼袋、抬头纹、法令纹都很深。

其实他直到死时才36岁,怎么会衰老成这个样子呢!应该是一种刻意的表现,显得更老谋深算吧。

再看他左边的侍者,趾高气昂,一脸的不屑,一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架势。

右侧的侍者则低眉顺目,拘谨小心。

也许,一个粗野暴躁的君王身边,就会围绕着这两种人吧。

一位在历史上评价不错的君王,被画得如此丑陋粗俗,个中原委,众说纷纭。

另外,因为这位周武帝宇文邕正是阎立本的外祖父,有人据此认为这幅画并非阎立本所作,毕竟谁会如此丑化自己的长辈呢。

杨坚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三省六部制,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得国力得以增强;在军事上统一了南北,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分裂状态。

但他在位晚期逐渐多疑,杀功臣,废太子,为隋朝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画像中的杨坚身体略微回收,显示出了他长期隐忍内敛的一面。怀中的器物如同王权,被他牢牢把握。

杨坚的眼睛审视着对面,眼神里透露着诡诈,可见他个性中的多疑和心机。

两位侍臣也同样有着怀疑的眼神,对周围的人表现出了不信任。

一位君主应该具有高度的警惕性,但是过于多疑,往往也为治国用人带来巨大的隐患。

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继位之后穷奢极欲,拒纳忠言,劳民伤财;建洛阳,修运河,修长城;对外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最终把隋朝推上了死路。

画像中,杨广双手抱在身前,似乎在拒绝周围的一切意见;他的表情不悦,显示出他固执己见的个性;眼睛呆呆地凝视前方,可见内在没有什么才智。

一个才能平庸却执意要去成就伟业的君主也许就是一个样子吧。

看看身边看着他的两个侍者,表情何等忧愁而又无奈。

身为皇帝,没有人搀扶着他,也没人为他托着衣服后摆,好像大家都要随时抽身离开。

这就是所谓的“众叛亲离”吧。


在这13位帝王的画像中,我们从他们的姿态、表情、眼神中看到不同的个性,从中得到启发。

那些作为陪衬的侍者,同样用他们的表情动作,衬托了皇帝们的性格,臣下们的感受和反应。

张彦远说过,

“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

这幅《历代帝王图》的绘制,正是要对历代帝王做一个警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185评论 6 50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652评论 3 39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52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33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387评论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87评论 1 30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30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8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420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617评论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79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77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8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1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57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876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00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