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史前(约 170 万~1 万年前)
元谋人(约170万年前)
1965 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的元谋猿人,是我国 已发现的较早的人类,距今约 170 万年。目前仅发现属于同一 个体的两颗上颌侧门齿化石。这两枚门齿齿冠下部的度结节发达,指状突粗壮, 都是纤细类型南猿向直立人过渡的代表特征。另外还发现了中国犀和剑齿象等哺 乳动物化石、石制品及大量炭屑。这些共存物反映出元谋人生活在温暖而湿润的 气候环境中,使用石制工具,并可能懂得使用火。
蓝田人(约 80 万~65 万年前)
蓝田猿人1963~1964年发现于 陕西蓝田县陈家窝和公主岭。两者属 于亚洲人种,通常称作“蓝田猿人”或“蓝田人”。蓝 田猿人的文化遗存主要是打制的粗石器。这些石器多发现在与猿人遗骸出土地层相近的红土层中。其种类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和有使用痕迹的石片、石球等。尖状器形状和特 征很像是人类早期使用的万能 工具石斧。
北京人(约 70 万~20 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距今约 70万~20万年。这 一发现,首次将中国历史向前推进了数十万年。北 京人通常数十个人结成团体,依靠简陋的工具和武器与大自然及凶猛的野兽博斗,猎取野生 动物和采集植物果实及根茎为食物.在北京人生活过的山洞里,至今还留有大量被打碎和烧过的动物骨头。
北京猿人头盖骨
1921年发现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龙骨山。以后经过多次发掘,发现头盖骨、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等化石。其中在 1929年发掘到第一个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震动全球考古界。可惜这些珍贵标本在 1941 年遗失。1949 年以后,经多次发掘又发现了一些头盖骨和其他人骨化石。北京人的头盖骨低平,额向后倾,比猿人高。脑量平均为 1043毫升,大于猿人。牙齿较猿人弱小简单,说明它们比猿人进步。但头盖骨较厚,眉脊粗壮,向前突出,面部较短,吻部前伸,牙齿比现代人粗大,说明它们保存有浓厚的原始形态。
丁村人(约 21 万~8 万年前)
发现于山西省临汾市的丁村人生活的年代距 今 21万~8万年。丁村人的体质是介于北京人与 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阶段。据发现的丁村人上门齿,其舌面已经明显出现铲形,这 是现代蒙古人种上门齿最突出的特点。丁村文化最具有特点的是石制品。多数石器用碰砧法打 制,石片角偏大;也有一些石器用石锤打制,石片上可以清楚看到修磨过的痕迹。
许家窑人(约 10 万~6 万年前)
1976年发现于山西省阳高县许家窑村和河北省阳朱县侯空窑村一带,距今约 10万~6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末或更新世初。他们总体上属于早期智人,已经能打造更先进的石器和骨器。发掘出来的石器多达 1400 万件,以石英和燧石为主要原料。许家窑遗址出土了数吨动物骨骸,但未见一具完整的动物遗骸。
山顶洞人(约 1.8 万年前)
山顶洞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山顶上的洞穴,故将居于此地的人命名为“山顶洞 人”。在这里发掘出大批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骨角器和人骨化石。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 18000年前。出土的人骨化石包括八个男女老少,其体质已很进步,与现代人基本一致。属于原始蒙 古人种,但还处于形成之中,兼具中国人、爱斯基摩人和美洲印第安人的头骨形态。因此,也可以把山顶洞人视为上述几种人的共同祖先。
山顶洞人的家园
由居住址、仓库和墓地构成,是中国年代最早的居住模式,给新石器时代聚落模式以深远的影响。山顶洞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墓地,说明当时已经懂得埋葬死者,丧葬观念已形成。山顶洞人除捕获野兽外,还捕鱼作为食物的补充。他们制造了骨针,学会了缝纫,用兽皮、兽筋缝制衣服,还有丰富的装饰品,如用兽牙、小石珠等钻孔穿成串饰,并染上颜色,说明他们已具备审美意识。而钻孔和磨制技术的运用,表明生产技能的飞跃。
旧石器时代(约 170 万~1 万年前)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在体质演化上经历了直立人阶 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体态由猿人向现代 人逐渐进化,脑容量不断增加。整个旧石器时代都以打 制石器作为标志。打制石器由简单、粗大向规整、细小发展,石器的种类不断增多,变化速度逐渐加快。旧石器时代晚期还发明了骨器磨光技术和骨、石器钻孔技术。从直立人使用火、控制火,到晚期智人发明人工取火,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晚期智人的思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了宗教和艺术。
写在日更计划开始第一天的话
今天是2021年10月30日,关于分解中国通史并以图文的方式推送分享这件事情,已经盘算很久了,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就是经常会想要写点东西,又恰好对历史感兴趣。我曾经零散的读过一些历史书籍,但多是一个朝代比如大宋王朝、大明王朝等,还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读完这华夏文明。
也跟我现在正处于一个人生的瓶颈期有关,其实我是焦虑不安的,对未来迷茫、不知所措,但越是如此,我越要静下来做点事情、学点东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废。”望大家都能在历史长河里借鉴前人得失,在跨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领略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把握历史脉搏,与古人对话,感悟历史、感悟人生。
从今日起,每天更新一点“历史进程”,若君也对历史感兴趣,或是看看我到底能坚持多久,就关注下我叭。
“人生不在初相逢,洗尽铅华也从容;年少都有凌云志,平凡一生也英雄。”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