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人在旅行时,才听得到自己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这世界比想象中的宽阔。”
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曾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年都要去2个国家,国内不限,不穷游不跟团,纯粹跟着心情自由行。
没有背包环球旅行那么潇洒,也没有逃离北上广说来热血。既不浪也不燃,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慢慢地环游世界,每去一个地方之前,学习那里的语言、研究那里的历史和文化,攒够钱就出发。既然一没钱二没时间三又怕吃苦,那我慢慢来还不行吗,这么多年,总有一天把喜欢的地方全走完。
即便如此,身边很多朋友仍旧欣羡不已,问我怎么做到的。我一说,他们又立刻摆手觉得麻烦,到最后抛来最多的问题,也是自己每次旅行回来必然思考的那个:旅行究竟能带给我什么?
旅行真的能让人改变吗
从科学角度来讲,是的。一段旅行可能不仅让你心情愉悦,更会给你带来长期的人格变化,进而影响你在未来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家》曾就国外旅行对人格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长期旅行的人倾向于拥有更高的开放度和更稳定的情绪。
这是因为“长期国外旅行让他们跳出了舒适区(点击蓝字可看10个信号说明你踏出了舒适区),旅行者不得不适应新的人事物。即便只是邻近的国家,也必须适应语言和食物的差异。这有助于旅行者获得全新的视角,并对日常的变化不再大惊小怪,降低情绪化反应。”
更重要的一点是,旅行可以让围困于钢筋水泥和尘世生活之中的身心重新敏感,再次柔软,对我而言,这比什么都好。
注:全程酒店沙滩的度假游不在讨论之列,不过是随身运载着生活物料穿越国境而已。当然,我也不反对这种方式,生活不易,放松一下未尝不可。还有纯粹逃离式的旅行也不属于此范畴,这个原因比较复杂,以后可以单列一篇。
清空人生的最好方法
旅行的途中,物质极大减少,生活突然放慢。你会发现,便捷的都市生活已让你忘记等待的滋味,漫天的网络资讯让你分不清真正的需求。你得到的很快,却仍旧急不可耐;你获得的很多,却依然空虚饥饿。
你不停地填满你的胃、你的脑袋、你的日程表,却依旧摆脱不了时刻袭来的绝望和匮乏,一种匮乏感的匮乏,没有什么能够满足你。
在旅途中你一边走一边看,有想做的事就去做,有想吃的东西就去找,也许要搜寻几条街道才能到达,也许因为没有预定希望落空,也许在转角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这都可能会发生,而这段经历和等待反而为最终结果赋予一层特别的意义。
与充满变数的旅途不同,在帝都一类的城市中生活,一个订单2小时就能送到,添加购物车可以加到手抽筋,你要么得到太快,要么选择太多。整个人生都被提前列成了几条清单,附送五颜六色的选项。实在太可怜了。
刚刚结束了500天环球旅行的情侣这样描述这段旅行:“物质的减少让我们找回了对生活的好奇。在路上旅行的时间长了,才发现之前忙碌的城市生活早已让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锐减。”
删繁就简,远离肤浅
开篇提到的实验中,为什么旅行者在实验结束后会拥有更稳定的情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人们在旅途中会不自觉地将欲望删繁就简。而那些拥有过多欲望的人,通常会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况之中。
印度哲学家迦比尔对此的解释是:“肤浅人生的一大好处就是你永远不会难过太长时间,因为让你不快的事情并不重要。同样,你获得的快乐也既不重要也不会持久。什么都不大持久,因为什么都不大重要。”
社会心理学家盖伦博士指出,帮助人们减少欲望的两种途径是苦难和冥想。而旅行则兼具了苦难的艰辛无常和无意识的静观,大概是净化欲望最温和的方法。
“当我们的欲望从无限变成许多、一些、少数直到一个,当我们的状态从情绪变成激情直到虔诚,我们会发现真正的自己和什么对我们真正重要。留下来的那一个,就是值得你全身心投入的那一个。”
推翻一切可笑的预设
自打工业革命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我们就没有一天不被这些人造时间所束缚和追赶。为了共同维持工业社会一致且精确的时间概念,一般人每天会看上几十次时间,确保一切按时完成。
这种观念广泛渗透到生活之中,最常见的变形就是你听得耳朵起茧的“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25岁该谈个对象了,27、8怎么还不要孩子,30岁出头就别去折腾了… …你就这样一步一步硬着头皮地闯关,生怕被时间这只怕人的大Boss追上。(点击蓝字可看:你拼命奔跑,跑得过时间?)
而在你踏上旅程,远离城市生活的流水线时,就会发现这样的关卡设计多么的反自然:为什么要人造的时间来告诉我们该在何时开始何种活动,而不是等到时间合适再去着手做合适的事?
当意识到这一点,时间的桎梏便慢慢滑落,你开始尝试自定义模式的生活,探索你从未想象过的人生。
我的旅行还在继续,我随时做好了准备,迎接旅行带来的任何改变。有时它什么也不会改变,只让我 一次次想起本来的模样。
愿你的每次旅行,都能清空心灵,靠近灵魂。
注:图文原创,转载请简信联系作者取得授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