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母校华政外语学院建院(系)20周年之际,我这两天一直琢磨着想写点什么,不为了别的,只是想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长之道。落笔之前,仔细看了下征文内容的要求,要求的是“内容真切、情感真挚、文字简练”。我想以我现有的文采,做到后两点是有点难度的,但做到第一点“内容真切”应该不难。坦率的说,我大学四年在华政外院是有点“荒废青春”的,当然绝大部分原因是出自本人自身年少贪玩,以为考上大学这辈子的学习任务算是完成了,殊不知“学习真真切切是一辈子的事,学习这事儿真的是有快感的”,学习并非是像骆驼一样“忍辱负重”,老师布置我们干什么任务我们就干什么。学习应当是像狮子一样,由被动变为主动,从“你应该”转变为“我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挑战自我,从“舒适区”转移到痛苦的“学习区”,是一个不断地“刻意练习、精进自我”的过程。现在回想过来,大学学的英语句型结构,语法点,其实高中都已经学完了,为什么还要在学四年英语呢。难道大学四年英文就是为了让我们学那几篇精读文章,考个专八,高口吗?最终谋求个好工作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跟咸鱼有什么区别?华政外院跟新东方培训班有何区别?抛开所谓的语言学及文学素养知识不说,我认为在外院的四年给我留下最深也是最宝贵的东西是对于英文学习的一种信仰。这一信仰是一直贯穿我从毕业以后至今的整个人生轨迹的。
大四毕业那年,一来是因为大学四年没好好学习,英文的综合成绩一直班级中下游徘徊,二来也是出于就业的压力,我决定不从事与“英语相关”的行业,当然现在想想这一想法是十分可笑的,因为未来不论哪个行业,英语都是“标配”,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只要你想了解到这个行业最前沿的信息或是你想要在你这个行业做到世界级,那都是要用到英文的。当然,由于我当时的认知能力有限,请允许我有上述浅陋的想法。大四下半学期,由于受到华政法律文化的“熏陶”(其实没体系性的学习过法律,但至少还是熏到一点的),我选择参加司法考试,将来从事法律类工作,同时我也有一个想法是等我做了律师以后,我终于可以摆脱英语的束缚了,再也不许需要学英语了,当时是有点恨英文的。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由于我大学英文不好好学,导致我班里排名不太理想,进而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从而玻璃心碎了一地导致的。幸运的是,我大四通过了司法考试,并吃了律师这碗法律饭,但此后的经历告诉我,我最终还是没能摆脱英文的“魔咒束缚”,现在想来,应该是一直受到英文的“幸运祝福”吧。作为一个法律半路出家的隔行抢饭碗儿的,在法律这行的道路上曲折前行的同时,英文这东西,还真是帮了我不少忙。刚进事务所那会儿,由于我是在嘉兴这个的三线城市发展,事务所里当中会英语的人不多,而且但凡会的基本也不怎么能切切实实地会用。这样一来,虽然我是三流的英文系学生,但是,我应该来说是属于法律人当中英文最好的,英文人当中法律最好的。于是乎,我很快就得到事务所合伙人们的赏识,可是算是屌丝逆袭。此后,基本有任何涉及外资项目的非诉类事务,我都能有机会参与进去操作并学习。就这一点来说,对于我这种没有背景只有背影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
时至2013年7月份,也是在我自己刚拿律师证执业满一年之际,那时候我自身案源也不多,由于还未结婚,平时空余时间也多,于是乎我心里萌生了要不再去国外读个LLM的想法。经过几番就生活习惯、经济能力、时间成本、未来的机会成本等多方面的考量,一开始我是拒绝的,想想还是算了,还是安分点待在原有的岗位好了,如果等我一年回来以后,市场都没了。但后来正是由于我的英文专业优势进一步强化了我出国读书的念想,学了四年英文不用岂不是浪费。此时我又有幸通过我们外院老师的推荐,最终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学习国际商法。这一申请前心理上的决心强化和申请过程中的语言优势,说到底都是在外院四年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此外,说到这一年的LLM的学习,又更让我坚信学习英文真的是一辈子的事儿,因为一般来说某个领域最尖端最前沿的资讯通常是在英文世界发表的,同样的一个法律问题,用英文表达似乎更加“精确”。没错,真的是“精确”。英文中少有一些大词,法条的表述更加的平实,逻辑也更加的清晰。同时,我们国家的法律,尤其是公司法、破产法之类的民商事部门法都是从英美法系借鉴过来,通过学习原版的英文资料,更能知道立法者的本意,真正能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而到了如今,每日奔波处理当事人委托的案件事务的同时,我也是每晚会坚持阅读一篇《经济学人》的espresso短讯并做好笔记。虽然工作中不怎么能够用到英文,但是在我看来,我也不能够有辱我是“外院人”社会标签。语言这个东西,真的是三个月不碰,退化极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话用在这儿正是再贴切不过了。而对于学习英文的方法,有些英文好的人说的总是很轻巧,一类真的是语言感知能力超强的天才,一类则是表面装得完全不用功,私底下暗自发力的“伪人”。在我这等凡夫俗子看来,学英文没有他法,唯有坚持不懈地琢磨与刻意练习。正如曾今有人问我看美剧算不算学英语。我的回答是“不一定”,法律类表达是“it depends”。如果你看美剧是以看剧情为主,顺便感受一下英文的语言氛围,那么这个不能称之为“学英语”;如果你看美剧,关注的是字幕本身,逐字逐句地看句子,把不了解的句型都记下来并强化掌握,那么,这样的看美剧才是“学英语”。在学习每篇“经济学人”的文章的同时,我又深刻的感悟到曾经的语言学习走入了一个误区。之前每篇英文文章,总是查完单词,了解完句型就完事了,殊不知,最后能够留在你脑海中的是文章的内容中的那一幅幅画面。说到底,英文只是你认知世界的一个工具罢了,读英文的文章,关注的应该是内容本身,而非停留在具体的几个语言点。我们读英文文章,应该了解的是英语世界的人们看待一个问题的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角度,从而能够更地道地更深入地与他们产生互动和交流,而并非只是为了学所谓的“知识点”本身。
以上虽然是我在大学毕业之后才感悟到的,但这样的感悟是与我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一个“外院人”,时刻保持与英文“亲密互动”所分不开的。依稀记得大学刚入学的那一场报告会,会上王院长说“今天你们以外院为荣,明天要让外院为你们而荣”,而我恰恰是为了“时刻保持自己的英文水平不退化,不让外院以我为耻”而努力践行着。在这建院(系)20周年之际,我祝福外院能够人才辈出,让我们一代代外院人能够传承外院爱智求真的精神。随着将来科技的发展,或许有一天,翻译软件已经能够完全取代人工翻译,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学习一门外语。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为了与那个语言世界的人们能够更深入的交流,从而进一步认知这个世界,认知自我本身。自此,与诸外院人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