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希表查找

本文转自:http://www.nowamagic.net/academy/detail/3008015

散列过程

整个散列过程分两步
1、在存储的时候通过散列函数计算散列地址,并按此散列地址存储该记录。

image.png

就像张三丰我们就让他在体育馆,那如果是“爱因斯坦”我们让他在图书馆,如果是“居里夫人”,那就让她在化学实验室。如果是“巴顿将军”,这个打即时战略游戏的高手,我们可以让他到网吧。总之,不管什么记录,我们都需要用同一个散列函数计算出地址再存储。

2、当查找记录时。我们通过童颜的散列函数计算散列地址,按此散列地址访问该散列记录。说起来很简单,在哪存的,上哪去找,由于存取用的是同一个散列函数,因此结果也是相同的。

所以说,散列技术既是一种存储方法,也是一种查找方法。然而它与线性表、 树、图等结构不同的是,前面几种结构,数据元素之间都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可以用连线图示表示出来,而散列技术的记录之间不存在什么逻辑关系,它只与关键字有关联。因此,散列主要是面向査找的存储结构。

散列表的优势与劣势

散列技术最适合求解查找与给定值相等的记录。对于査找来说,简化了比较过程,效率就会大大提高。但万事有利就有弊,散列技术不具备很多常规数据结构的能力。

比如那种同样的关键字,它能对应很多记录的情况,却不适合用散列技术。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他们的性别有男有女,你用关键字“男”去査找,对应的有许多学生的记录,这显然是不合适的。这个时候可以用班级学生的学号或者身份证号来散列存储,此时一个号码唯一对应一个学生才比较合适。

同样散列表也不适合范围查找,比如査找一个班级18-22岁的同学,在散列表中没法进行。想获得表中记录的排序也不可能,像最大值、最小值等结果也都无法从散列表中计算出来。

我们说了这么多,散列函数应该如何设计?这个我们需要重点来讲解,总之设计一个简单、均匀、存储利用率高的散列函数是散列技术中最关键的问题。重复一遍,设计一个合适的散列函数最重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