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济南老火车站广受赞誉,却不幸被拆,以致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长久的痛,也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损失。当地媒体就就复建一事展开新一轮调查投票,想弥补当年的遗憾。而我的观点是,支持重建。重建历史,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历史总是寄托于文物建筑等实物而存在,若历史所依托的实物消亡,那这段历史对于后人来说即便依然存在,也失去了应有的震撼,无法直达内心。因此,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唤醒人们对古文化建筑的重视,应重建济南老火站,不要让这段历史成为空谈,消逝在虚无飘缈的言语中。
历史再现,文化长存。中国五千多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传至今,这与古人有意无意间留下的各种文化记录息息相关。从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到敦煌莫高窟里的一幅幅壁画,再到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等等历史文化遗存,这些古物无不为我们留下了追溯历史的根据。曾经的济南老火车被拆除无疑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损失,虽然重建的老火车站无法像其前身一样具有100多年的文化积淀,可当其矗立在老火站旧址,并极大地还原老火车站的历史风貌时,这座新火车站便背负起了传承历史的重任,熟知当年济南老火车站的人们看到新火车站便会想起老火车站被不幸拆除这一痛心的历史,更能懂得保护历史文化古迹的重要性,而那些对于济南老火车站不甚了解的人们看到新火车站独特的建筑造型,也很难不去想其背后的故事,从而进一步了解历史。因此,济南老火车应当重建,也必须及时重建。时间长河从不留情,无数珍贵历史资料能保存至今已是万幸,还有更多的历史遗存早已消散于时间里,只有尽早地重建新火车站,才能尽善尽美地还原老火站的风貌,而不是成为照虎画猫的笑话。
历史再现,也需添新意。重建济南老火车站,不仅需要在外观上尽可能地还原其风貌,更要在内里添加现代色彩,以达到创新的设计。时代总是在变化,若只是照搬过去,重现过去,斩断建筑与现代的联系,那么这座建筑会缺失许多生命力。国家申请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多,然而,它们虽然会令人产生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却很少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例如京剧等戏曲艺术,仅有部分年长者还会哼唱几句词,大多数年轻人只会望而生畏。因此,重建济南老火车站之时,不妨邀请具有现代设计理念的年轻人,从而让建好的火车站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座标,更具有现代魅力;不仅能传承历史,更具有实际效用。
虽然昨日之日不可追,可若一味只知拆除而不重建,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被人为破坏,当然,可重建也并不意味着可拆除。重建是古迹被破坏后走投无路的选择,为了不让历史的痕迹被时间擦除,重建是我们目前能想到的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