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专注于要务,就得排除次要事务的牵绊,此时需要有说:“不”的勇气。
人各有志,各有优先要务。必要时,应该不卑不亢地拒绝别人,在紧急与重要之间,知道取舍。
我妻子曾经受邀担任一个社区主席。其实有很多别的重要事务等她完成,但是迫于压力她最终还是接受了邀请。
之后她打电话给,位闺蜜,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参加委员会。对方认真听很久后说,“桑德拉,这个计划听起来很不错,确实值得一试。我非常感激你我参与,但是我现在确实不能参加,我想让你知道我真的非常感谢你邀请我。
桑德拉本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但只欠一个礼貌的拒绝。她告诉我她真希望自己当时也能拒绝。
我绝不是说你不能参与公共事务,都很重要。但是你要了解当务之急:然后对其他事不卑不亢、有礼貌地说:“不”。你这样做是因为内心清楚,要做更紧急的事。“最好”的敌人其实是“不错”。
时刻牢记你要拒绝,有时可能是拒绝生活中紧急的事情,甚至是很重要的事。但是即使它们还不错,却会阻碍你把其他事情做到最好。
我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任师生关系部主任时,曾聘用一位极有才华又独立自主的撰稿员。有一天,有件急事想拜托他。
他说:“你要我做什么都可以,不过请先了解目前的状况。”
他 指着墙壁上的工作计划表,显示超过20个计划正在进行,这都是我俩早已谈妥的。 然后他说:“这件急事至少占去几天时间,你希望我放下或取消哪个计划来空出时间?”
他的工作效率一流,这也是为什么一有急事我会找上他。但我无法要求他放下手边的工作,因为比较起来,正在进行的计划更为重要,我只有另请高明了。
我们一天中可能会同意或拒绝很多次。因此以原则为中心和关注个人使命宣言,我们就有足够的智慧做出判断。
我的训练课程十分强调分辨轻重缓急以及按部就班行事。我常问受训人员:你的缺点在于——
无法辨别事情重要与否?
无力或不愿有条不紊地行事?
缺乏坚持以上原则的自制力?
答案多半是缺乏自制力,我却不以为然。我认为,是“确立目标”的功夫还不到家使然。而且不能由衷接受“事有轻重缓急”的观念,自然就容易半途而废。
这种人十分普遍。他们能够掌握重点,也有足够的自制力,却不是以原则为生活中心,又缺少个人使命宣言。由于欠缺适当的指引,他们努力休假,努力做到符合原则的态度和行为,但却没有想过去检验一下作为根基的基本思维定式,因而他们带着伪面具,外在表现的也许内心并不认同。
以配偶或金钱、朋友、享乐等为中心,容易受第一与第三类事务羁绊。至于自我中心者难免被情绪冲动所误导,陷于能博人好感的第三类活动,以及可逃避现实的第四类事务。这些诱惑往往不是独立意志所能克服,只有由至诚的信念与目标出发,才能够产生坚定说:“不”的勇气。
按照建筑学来说,功能决定外观。同样道理,领导决定管理。你对待时间和要事的方式决定了你怎么利用时间。如果你的要事基于原则和个人宣言,那么它们就会入心入脑,你会乐于把时间花在第二类事务上。
如果内心不够坚定,很难拒绝第三、第四类事务的诱惑,只有当你有意识检查日程,有想法重新确立以原则为中心的事情,才会拥有足够的独立意志真诚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