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观

我们国人很忌讳谈生死,其实,假使我们自欺欺人的不去谈,不去想,死亡就会远离我们吗?不会的。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父母、或是拥有巨额财富、身居高位,就对我们格外宽容,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双手紧握,想要抓住这世间的一切;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双手一摊,带不走一丝一毫。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活在这个世界的普通人,“普通”并不意味着“无能”。要有甘于普通平凡的勇气。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花草树木,并不是每一株都是名贵的,有些只是籍籍无名的小花小草,但这并不能妨碍它们长大、开花、结果。就如袁枚的那首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我们不知不觉被世俗的观念裹挟着前进,好像只有官位的高低、财富的多寡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可世界是多样性的,人也是多样性的,并不能按唯一的框架来衡量。

如此一来,在我们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有诸多遗憾。有人做过这方面的调查研究,采访一些即将离世的人,最大的遗憾是什么?统计出来最多的几条是: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没有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在工作上倾注了太多时间。

为了尽量减少我们离开时的遗憾,我们可以拿出一点时间静下心来,认真仔细考虑一下: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什么事是我们最想做的?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这样一来,我们的人生就会有方向。当然,这期间还可以随时调整。有时还会痛苦迷茫,反反复复,但亲爱的,这些都是正常反应,不要灰心。随着我们思想的不断成熟完善、不断学习、总结、反思,我们就会逐渐向我们想成为的样子迈进。

这个世界对内向、敏感、不善表达的人不太友好,现代社会因抑郁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说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都一紧,阵阵抽痛。因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有深刻的体悟,我们更应该好好关心爱护我们自己,允许自己为人,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尽管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能和圣人相提并论,对生死做不到达观。但我们可以从庄子、孔子、王阳明的生死观和临终遗言受到些许启发,做些深思。

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阳明:“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愿我们在这世间都能活出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于生死的话题,历来深受文人雅士以及儒者圣人的争论探讨。 “生”与“死”这对看似生命的两极,寄存在这缥缈无定的凡尘...
    千山行客阅读 9,904评论 2 9
  • 先秦时期是一个社会动荡、百姓苦难的时期,虽然我们距离那个时期很遥远,而且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我们似乎比当...
    汪大虫阅读 19,062评论 7 35
  • 中国人的生死观 於恢 孔子曰:“丧,与其易也宁戚。”中国的丧事历来主张以悲戚为主,但佛道的道场却办得很热闹。实际上...
    於恢文苑阅读 139评论 0 4
  • 道家生死观的时代背景与内涵 死亡是每个人注定的最终归宿,尤其是在春秋战国这样一个杀伐无常的时代。然而,道家却以一种...
    秣马华山阅读 3,250评论 0 8
  • 昨天写到了儒家面对死亡的态度,而庄子对死亡的态度其实也很有意思,因此还想再写一写,这要从他梦到蝴蝶说起。 话说庄子...
    孺子心画阅读 1,792评论 1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