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呆了四年,对新疆并不算是很熟悉,因为每当有人让我介绍新疆可以玩耍的地方的时候,我并不能说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对喀什即是如此。
第一次到喀什是14年的五一,当时时间不宽裕,只是沿着高台民居的外围走了一圈,一个人连进也没敢进去。
先说喀什的风沙的吧。喀什周边的戈壁和荒漠,使得喀什难以得见西藏和云南那样的蓝天白云,无论晴天还是阴天,总感觉喀什的空气中漂浮着一层隐隐约约的“沙气”,若是挂起一阵大风,那潜藏在各个角落的风沙就开始出来手舞足蹈了,面罩、眼镜、帽子、围巾……你都要准备好,来应对着肆虐的沙尘的冲击。当然,若是没风的时候,这里或者也是可以感受到“天和景明,风沙俱净”的景象的,距离喀什六十公里的地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角——达瓦昆沙漠,若是有得时间和精力,趁着日落时分,来此一睹沙漠落日,畅想一下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该是别有一番感受的。若是赶上大雨天,则是会有点“泥沙俱下”的感觉,雨水过后,所有被雨淋过的东西,表面都会生出一层泥沙出来。
再说说喀什的高台民居。这次算是走进了高台民居,走进了这座千年的古堡式建筑,深切的感受了一下里面人家日常生活的风情。远远看去,高台民居就像一座坐落在高处七八十年的村庄,走进来看,你会发现这个“村庄”里面的人家分布的都十分密集,屋舍紧凑,道路狭窄,电线随处拉扯,错落又显得几分凌乱的建筑任意的堆在一起,生活垃圾也随意的堆放着。你沿着一条巷子走去,可能会遇到死路,尽头是一处人家;也可能走到小路的尽头,尽头是一处突兀的坍塌的高台,没有护栏,没有围墙,你站在那里,能望到远处的繁华的街区和穿梭的车流;你也可能遇见峰回路转的另一条巷子,再走着走着,就会拐到柳暗花明的马路上去了。
由于年代久远,受时间和风雨的风化,这些土胚堆积式的建筑的围墙和房屋都开始坍塌剥落了,若不是看到巷子里玩耍的维吾尔小孩子,还有透过半开的木门可以见到的在屋子里,或者在幽暗的院子里生活的本地居民,你或者会觉得这里和之前刚去过的古格王朝并没有什么区别。
从历史上来看,这本身就是一座比古格王朝相媲美的建筑。只是如今古格王朝受历史战乱影响,已经风化为一堆废墟了,而生活在高台里的人们,依然延续六百年前到此安家落户、安营扎寨的先人的生活方式。有了人,有了生活气息,有了巷子里神出鬼没的孩子,文化才能传承,文明才能延续。
和高台民居隔路相望的是噶尔老城。不到喀什等于没有到新疆,不到老城等于没有到喀什。这里的老城指的便是喀什的噶尔老城了。想来,几年前这里的基础生活设施还是十分落后,如今这里已经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了。尤其特别的是这是一处免费的5A级景区,一路走来,几乎连个3A级景区门票都会收个一百块,4A级景区都在两百左右,门票和饮食是旅途中的一大花销。到了喀什以后,这一切似乎变得十分廉价了。
不来喀什的人,心底里都带着几分敏感和几缕担忧;到过喀什的人,都会默默的喜欢上这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噶尔老城在斜阳下呈现的古老苍茫的沙黄色,是维吾尔孩子窜到你镜头下纯真烂漫的笑容,是百年老茶馆里可爱的维吾尔大叔轻快的舞蹈,是身着各种色彩服装的美丽的维吾尔姑娘,是吾斯唐博依千年老街上传承的古老工艺,是艾提尕尔清真寺里熟透的桑葚和杏子,是四通八达众横交错的老街上飘着葱香的馕饼的味道,是东门夜市各种特色的小吃。
有人喜欢大理的风花雪月,有人喜欢拉萨的神圣纯洁,有人喜欢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如果你来到喀什,也一定会喜欢上这里的淳朴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