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里的“无可奈何”就是在个人主动边界之外的事情,不管你喜也罢悲也罢,都不管你的情绪如何,虽然我们可以赋予它们自己的情绪。

语言会影响人的思考,进而影响人的决策,再进一步影响人的行动,甚至影响人的命运。

而一旦有了“要是……就……”这样的语言模式的时候,就已经掉进了一个思维陷阱——后悔当初的选择,却又“无可奈何”,别说拍大腿了,打脸都没用。

“要是……就……”句型首先是不现实,另外就是会让人产生无奈、无力的负面情绪,然后掉进“我好无用”的深渊里。面对问题,也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只是问题描述,但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第二种是想出解决的办法。想的开的方式应该是这样的:结果已经不可改变,最有效的想法是“下一步我该怎样做?”

前者虽然思考了,显然较为肤浅。后者在面对问题时是想方法、找路径,显然思考质量优于前者。

比如,我想买一辆豪车,可是兜里却没钱——这是问题描述,进而产生无奈,最好“面对现实”。另外的思考是这样的:虽然我现在没钱,可我如何才能买得起豪车呢?

同样是现在没钱,但后者却比前者的思考要好很多——后者为了那个目标就能充满动力和希望。

这两种思考方式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只看到了“现在”的无奈,后者则是看到了“未来”,并且能够“抬头看路”,然后“低头拉车”奔向目标。

无可奈何是人生最大的痛,核心主要是“活在当下”,而一旦有了“长期观念”,既使中间有很多的“痛”却全然不知一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