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看过书了?

一天,两天,还是一个月呢?

这几天有些浮躁,挑了好几本书,都读不下去。在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时,书中有提到借用了童书《柳林风声》中的人物。

柳林风声这四个字,唤起了我脑海中孩童时期模糊的记忆。

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学校就会下发一个书单,让我们去买书单上的书籍回来看,看完之后写个读后感,开学了提交上去,参加征文比赛。

那个时候,每到周末或者放假,我就会和玩伴一起去新华书店看书,就坐在书架旁边的地上,挑本书,一看就是一下午。

说来惭愧,有一次我一本书也没看,只是在网上抄了几段,竟然得了个奖。

学校也在每一层楼里开了读书角,大家自愿把书捐到这里,供同学阅读。记得体活课没事干的时候,好多同学都会聚集到这里看书。

五六年级的时候,字已经认的差不多了,班里的同学几乎人手一本课外书,查理九世、意林系列书刊、飒漫画……你看完了就借我看,大家互相传阅着,掀起了读书热。

要是在学校看不完,就带回家里,睡觉之前看不完,我就偷偷打开手电筒看,不让妈妈发现。

有时候中午下雨或者天气太热,我就会到图书馆看书,小学的图书馆不大,只有两个大大的环形的座位坐落于中间,四周摆放着书架,画本、名著、小说……

我第一次看红楼梦,就是在学校的图书馆。

上了初中以后,课外书好似成为了校园里的禁忌,若是在课堂上看书,那一定会被老师教训为什么不好好听课;若是在课下看书,老师看到了定然不会说你,不过要是哪次考试考的不好,“看闲书”说不定就成为了成绩下滑的原因。

周考、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回忆里的初中生活最后只能充斥着这些。

再后来手机几乎普及到了每个人的手中,闲暇时间,看看短视频,刷刷微博,追几个电视剧,很少再去碰书籍了。

怕被妈妈发现的也不是熬夜看书,而是躲在被窝里玩手机。

现在的自己,似乎失去了静下心的能力,无法像小时候那样专注地沉浸在书里的一行行文字中。

每当想要看会书的时候,不是想打开游戏玩一会,就是想打开微博看一看,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

好好沉下心来品读文字成为了一件难事。

当时重新拾起公众号的初衷,就是不想每天都被网络上繁杂的信息支配着,也不想让生活中有趣的一面被现实遮盖。

闲暇时间看看书,晒晒太阳,嗅一嗅空气,体味春夏与秋冬。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