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封信(时间的表面)

亲爱的朋友,

  祝好!我在太阳还没升起的清晨给你写信,鸟儿的叫声清脆响亮,空气还带着凉意,而非夏日的炎热。这样的环境刚好,适合写信,读书,和爱你。

  昨日很晚才睡,虽然困意十足,我却坚持把《安德的代言》看完了。可是早上五点四十便醒了,我躺在床上,不情愿地与这个崭新的世界见面。前几日看牙医,问起刷牙的时间,说是三分钟最好,我便拿着手机,看时间从05变到08,才放下牙刷。可是我却在想,若是我从05:59开始刷牙,从08:00放下,从时间上我是刷了三分钟,可是实际上我却是刷了两分钟零一秒。

  前几日读采铜的新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谈及时间。刘易斯•芒福德在《技术与文明》中讲道,机械时钟的最早使用开始于13世纪的欧洲,那个时候的寺院使用钟表,以便人们可以准时的参加宗教活动。一天分为二十四个小时,一个小时六十分钟,每一分钟六十秒的时间单位是公元1345年左右才开始被欧洲人接受并普遍使用的。从此以后,我们的作息便不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了,我们严格地按照时钟上的时间活动,九点上班,六点下班。芒福德认为,工业革命最关键的机器不是蒸汽机,而是时钟。

  上上个学期学中国历史,学到上海出现的第一个钟。那是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每天,人们听着钟的声音上班下班,吃饭睡觉。那个时候的生活是集体的,因为人人都必须听着同一个钟声生活作息,他们一同从宿舍起来,一同吃饭,一同上班,再一同下班。那个时候,时间是公有的,社会是集体主义的。

  现在呢,我们不再需要一个大钟来告诉我们时间了。我们有手表。表和种是不一样的,手表是私人的,只给一个人看。时间也变得私有了,每个人的时间与作息也不相同了。

 我曾经设想过这样一个星球。这个星球很小,居住的大概也不过是地球一个小镇的人口。星球上有一个大钟,于是这个大钟所在的地方变成了星球中心。星球被分为了六个地区,根据钟声到达的时间划分。第一个时区是最靠近星球中心的,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第一个听到钟声,第二个时区比第一个时区稍稍外围一点,他们要等到一个小时之后才能听到钟声。人们的生活与钟声紧密联系,因此我便想,在这样子的星球上,人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读《安德的代言》,越读越敬佩作者。我想,我这辈子大概是写不出来像他这样的故事罢。

  之前听过故事里人物的智商上限局限于作者,只会一昧地说这个人很聪明是不能证明他的智商的,高智商是需要通过细节来塑造。先前看琅琊榜,有句话很赞同。那个时候,梅长苏在监狱里探望谢玉,他说,我之所以会赢你,是因为我比你聪明,所以你所有的计谋我都能看懂,你却看不懂我的计谋。这,大概就是我们说的智商碾压了吧。

  而高智商,我想,其实是体现在分析信息的能力上。同样是一件事,有些人看到了表面,有些人看到了深一点的地方,有些人看到了最深处。

  那么时间呢,我对时间的理解,是表面,是深一点的地方,还是最深处呢?

  我想,还是表面。

  祝一切都好!

  五月二十六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了解 RxJava 的应该都知道是一个基于事务驱动的库,响应式编程的典范。提到事务驱动和响应就不得不说说,设计模式...
    骑摩托马斯阅读 625评论 0 1
  • 有人说:幸福与否,取决有你拥有怎样的日常。跑步,就是我塑造美好日常的最佳方式。 端午节后的一个周末,打篮球的...
    流风回雪而飘摇阅读 422评论 1 1
  • 你肯定遇到过某件事使你无比悲伤,不是委屈,不是劳累,只是很伤心,伤心到止不住的哭泣……也许这就是生活,就像调味品,...
    清扬沐风阅读 217评论 0 0
  • 《状元媒》这本书应该含有状元媒,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三击掌,拾玉镯,豆汁记,小放牛,盗御马,玉春堂,凤还巢,后...
    大将司马阅读 1,7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