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于:2017年12月4日 凌晨2:00
承诺与守信,我觉得意义是重大的。
我的理解是——承诺大过于天,守信大过于地。
这也是我交友唯一看重的;
此乃有成语典故之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有时一直经常反思一个问题:现如今还有多少人是在为承诺与守信而付出?又有多少人是将承诺与守信作为口头?
我一直比较崇拜和敬意那些说到做到之人;
因为他做到的是言出必行,用自己的行动来验证自己的承诺与守信;
这里不得不说下前天看到的一则典故:相传在台儿庄战役开战之前,一位姓丰的国民党军官交给苏焕文先生一块玉玺,说是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印,乃是无价之宝,让苏老先生代为保管,等打完仗后他来取之。
苏老先生看过玉,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接。丰军官便单膝下跪说:“此玉自祖上传至鄙人手上,鄙人一直视若生命,未有一分一秒不带在身上,但鄙人此去战场,生死未卜,最担心的就是这块玉落人他手,故托于苏先生。生,我来取玉;死,玉归您。望勿推辞。”
苏老先生见他言辞恳切,不便再推辞,只好收好,并承诺道:“你放心打仗去吧,人在玉在,人不在玉也要在。你的玉,等你来取。”
谁料,战事历时数十日,双方战死无数。战后丰军官未来取玉,苏老先生叹口气,以为丰军官已经战死,便将玉放置铁匣子里,埋至大门外深坑中,又在上面种了颗芙蓉树。
又过几年,县里一带闹土匪,一天夜里一伙蒙面恶人闯入苏家,把苏老先生调绑在树上,点名要那块玉,苏老先生摇了摇头。绑匪见无果,变阴笑着在苏老先生脚下架起柴火。
苏老先生的儿子苏树玉哀求父亲说:“那位军官也许已经战死,也说过死后玉由你来处置,你就把玉给了这些人吧。”
苏老先生怒瞪了儿子一眼说:“我答应过人家的事,就要说到做到,纵死无憾。记住,我们苏家衍生数百年,从未失信于人!我死后,一定守好玉,直到完璧归赵。”
苏老先生被土匪活活烧死,玉仍无恙。
转眼到了“文革”,一伙造反派听说苏家给一位国名党军官守玉,就给苏老先生的儿子扣了一顶“内奸”的帽子拉去游行,造反派头子看上那块无价之宝的玉玺,把苏树玉叫去,说只要他交出玉,便既往不咎。
苏树玉学着父亲摇了摇头,便被造反头子手下狠狠打死,临终前苏树玉只给儿子苏守玉交代了一句话:“那块玉上有你爷爷和你父亲的血,守好玉,我们苏家不能失信于人.............”就咽气了。
十几年后,苏守玉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板,也知道了那块玉的价值,有一年,生意失败欠下巨额贷款,为还债。便来到老宅门前芙蓉树,跪倒在地,这时便想起爷爷与父亲的惨死,父亲临终前的那句话,不由痛哭失声。便没有卖玉,而将传了数代人的苏家老宅卖了。
又过了几年,忽然从台湾来了位老人,几经周折找到了苏守玉,苏守玉看了他证件后,二话没说就将那块历经劫难的玉交至老人手上。只字未提苏家为这块玉所付出的代价。
老人颤巍巍地说:“孩子,为什么不告诉我你爷爷和你父亲为了守玉儿牺牲自己的事情呢?”
苏守玉学着父亲那样摇了摇头说:“都是过去的事了,还提它干嘛?再说,我们一家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当初的诺言。”
老人老泪纵横,把玉交给苏守玉:“这块玉应该放在你们苏家。”
苏守玉坚拒,仍然把玉归还老人说:“我们苏家有一块玉,那就是做人的诚实与信用。”
老人对着苏守玉跪了下去。因为他找回了玉,同时他还找到了比玉更无价的东西。
为了一句话,为了一块玉,苏家三代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磨难,置生死于不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没有一种东西比诚信更可贵,无论在任何年代,做人的诚实与信用都是我们所不能缺少的。人无信则不立,一个没有信用的人,是一个品质低劣的人,这样的人事难成大事的。
回到现实,我依旧尊崇诚实守信之道,鞭策自己做人的原则。待友也是如此,无诚信间的建立,就像是谎言。无诚信的沟通,犹如脱节的火车。永远交不到至交,寻不到挚友!我亦是如此,也送其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