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武汉理工大学,和负责公益这块的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收获很大。
中午和吴哥小聚,相互交流了下最近彼此的动态和想法。
深刻感受到,很多东西确实需要线下一对一碰面,甚至不止碰一次面地去交流才能获得。这些如果具象化展开的话,就是需要双方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在彼此身上。
而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最宝贵的,相当于大家都拿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在彼此交流,交融,这样的交流方式注定最后的效果不会太差。
我们和生命中的每个人是什么关系?是见一面就少一面的关系,如果能深刻认识到这点,就会非常珍惜每次彼此见面的机会。
很多人都问过我,你们每次读书会的时候,参加的人数多吗?
我的回答是,不多,而且倾向于限制人数,最多也就10人左右,这种规模正好。我希望人数越少越好,就算只有一个人,我和TA也可以做一场体验感非常好的两人读书会。
尊重时间,尊重经营。这是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在创业第二年第三年的时候就提出来的,一直贴在公司的墙上。这句话极具智慧,细细品的话,能给人很多启发和思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放在哪里都不会错。时间、注意力花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一场读书会,人数如果很多,看起来效率确实很高,而且有人气。但同样两个小时时间,平均花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却会大大减少,最后的效果也自然会降低很多。“开大会说小事,开小会说大事”,这是对“大事”的基本尊重,符合客观规律。我们不需要表面上的人气、效率,我们要的是细水长流,静水流深。
我自己一直也在强调,少即是多,慢即是快,持之以恒。认识我7、8年以上的朋友都很熟悉这句话,因为那个时候我在网上日更文章,每天都会把这句话放在日更文章的前面。但想真正做到,太难了,我自己很多时候还是没做到,一直都在精进。
发大愿,做小事,不停步。这是武汉的@肖行送给我的话,非常受用,也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道理很多人都懂,而且很多人会说得很好听,非常振奋人心,但真正做到的人实在太少。我现在基本对那些会说很多正确道理的人处于脱敏状态,因为我知道这个底层。能否知行合一,是否真的通透,和个人的修行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最后的对手都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
很多伟大的成就和结果,真的需要时间慢慢酝酿。中间考验的是我们的耐心和韧性,是否有耐心等到最后,是否有韧性面对过程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和挫折,依然不放弃。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会筛下99.9%的人,我一路在经历,也一路在见证。
一路走下来,我们会认识很多人。可能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年轻,敏感度、觉察力不够强,并不觉得自己身边已经有很多贵人,以至于他们和我们说过的很多话都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甚至都没听进去。后面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再回想过去的很多场景时,会渐渐懂得那些贵人们、老人们当初的苦口婆心、良苦用心。
虽然很多都过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但能够意识到这些,就已经是改变的开始。
上个月端午节回老家,我自己就感触很深。现在去舅舅舅妈家,听到他们对我的说教和建议,我变得能听进去很多了。比如,他们说不要用凉水洗头,要呵护好自己的脑袋。这一点在以前的话,家里的很多长辈都和我说过,包括自己的老丈人在世的时候也和我说过,但我并没听进去,觉得他们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所以还是我行我素。但这次回老家,听到舅舅舅妈又这样和我说,我真的听进去了,这种听进去不是简单的无意识的听话,而是有意识的觉察,能全面感知到自己内心的活动,完全臣服和接受他们的话语,而且内心充满了温暖和感动。
有时候也想,自己过去确实走了很多弯路,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好可惜。但很快又转念想通了,正是因为过去走过很多弯路后,才让自己深刻认识到捷径的可贵;正是因为过去自己太愚笨,错过了很多贵人,才让自己现在非常珍惜遇到的每个人,他们都可能是自己的贵人。现在遇到的一人一事都能启发自己,对自己来说都是有效的积累。有了这个觉悟,只会让自己越发珍惜人生接下来的大片时间,尽可能把过去浪费的时间弥补回来。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人生的一种补偿,前半程0.5级的慢速,如果能换来后半程3倍、5倍、甚至10倍的加速,也是一种幸运。
人生是需要阅历的,没有阅历的加持,再智慧的道理,都是一句空洞的文字,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改变。
比如同样一句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小时候听到和有了几十年社会阅历后再听到,感触完全不一样。所以,阅历丰富,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这种丰富更多的来自一个人的敏感力、觉察力,他对自我的认识程度,以及他看透自然本质规律的能力等等。
如果保持足够敏感和觉察的话,我们现在每天经历不同的人和事,就是我们人生阅历的积累,对我们来说也都是极大的洗礼。不论昨天和武汉理工大学老师的一对一交流、中午和吴哥小聚时的聊天,还是线上忙些业务、和一些伙伴的交流等等,对我来说都是一场场洗礼。
不论我们遇到的人和事,对我们有利还是不利,对我们都是洗礼,尤其是那些当时看起来让我们异常痛苦绝望的人和事,对自己更是巨大的洗礼。
每天经受洗礼的次数越频繁,成长速度就越快,长期持续下去,实在不敢想象未来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以上,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