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吃顿饭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上午,又回了一次老家。

我们一般 两周回老家一次, 回来见见父母兄弟,看看老家变化,聊聊家长里短,然后一家人吃一顿饭。

每次回来, 母亲都在做饭上 花尽心思。 她知道我们平时在单位 吃得单调, 就总想要给我们 换换 花样, 吃点稀罕的, 比如素饺子、卷白馍或者大米炒菜等。 我 不喜欢麻烦, 在吃喝上又没有特别的热情, 所以 不想让他们劳累,其实吃 一碗普通的拉面就很合我意。  但母亲一片兴致, 小孩子们 一片欢喜, 我不想拂了大家的意, 也就随大流了。

后来我想,所谓稀罕饭,就是那些花费时间、精力多一点,  投入的情感 深厚一点的饭吧。 为了张罗一顿饭,有时候 母亲早早 就开始准备 , 她让我们歇着, 或者忙自己的事, 而她 竟然亲自去一里外的菜铺买菜;  如果有时候 她忙得脱不开身, 她就让父亲 骑车去买。 我一个闲人,他们却不让我去。

做这稀罕饭的 过程,想来 是很享受的吧, 因为有一家人 在等着。 以前, 只是觉得获得才会幸福;原来,付出也可以这么快乐。这种付出,大概在至亲这里才会这样无私的吧。

母亲做饭的时候, 我们时不时 会在旁边站一站,问东问西,随意闲聊,顺带看有无帮忙之处。这样一来,这做饭的过程也其乐融融。看来, 我们回来吃的这一顿饭, 意义 还非同小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 忙碌, 这顿 “大餐”终于准备好了。 母亲自己顾不上 歇一歇, 依次给大大小小的人 都准备好, 她才要歇一会儿。 说歇也不是 纯粹的歇, 她会看着我们吃饭, 顺便询问一下我们 味道的咸淡, 口感如何, 要不要什么调料, 等等。 当我们 终于安心吃起来,她才不紧不慢地动筷子。

待大伙儿 都放下碗筷, 她又忙着收拾, 几乎不让我们参与。这么多年,几乎总是这样,我们甚至习以为常,认为是理所当然了。

年岁 渐增, 阅历 渐广, 我开始明白 : 所谓母亲, 必定是劳累的 最形象化的注解了吧。 我们的生命,得自于 母亲, 而生命的维系 又直接由母亲在完成。 如果说 有所亏欠, 对于母亲的恩情,谁能还得清?

所以 我有时候会不愿回去, 因为不想母亲劳累;又怕他们担心,只好隔周回去一次。见一见, 聊一聊,吃一顿饭,这普通的事,如今我才知道,原来并不普通。

回老家只是吃顿饭, 说起来 真是一点都不夸张。到家之后,简单的一番问候,我便一头扎入我的书本, 家里的什么事 我都 很少过问,更不用说帮着 做点事情了。 当然, 如非不得已, 父母亲也根本不需要 我去做什么, 他们不想让我脏累,我也就得过且过。

于是, 回家的过程 就变成了 “进门—等吃—吃—离开”,说起来,真是惭愧!也许, 我的心已经 有很大一部分 都不在 这个 老家了吧 ? 可是,我的心又在哪里?老家有父母,又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心不在这里还能在哪里?!

我的心永远在老家,我最爱吃母亲做的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往往就是这样,太过美好的现实背后总有一记响亮的耳光!
    以沫之名阅读 1,126评论 0 0
  • 木棉花的花语是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木棉花树是生长在南方的一种树,喜欢高温且湿的气候环境,特怕冷。它们长...
    潘小丫阅读 3,138评论 9 10
  • edx
    heart丿yzw阅读 906评论 0 0
  • springboot通过可外部化的配置能够让相同的代码运行在不同的条件下,使得代码的稳定性、适配性更强,特别是为以...
    李征兵阅读 1,841评论 0 0
  • 1.光るなら——Goose House 《四月是你的谎言》OP。第一次百分百认真追番,等不及养肥了再看,太爱。 2...
    依然小咪西阅读 4,873评论 0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