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救赎》第44天 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那时候

第44天

2015.02.02 周一 晴

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那时候

难得不堵车的周一,提前到了办公室。看到临桌刘姐拿了一堆好吃的过来,说是老家亲戚来这边,送了好多家乡特产,所以分给大家尝尝。年的味儿开始散发,只是,单位里寂静了很多,跟着国家政策走,自然崇尚简洁、明朗。所以,刘姐的这个小灶尤显隆重。

今天领导集中去开会,而我们例行的周会也推迟了,让本来略显繁忙的周一顿时冷清了。大家依然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谈着各种话题。想想办公室的谈话,像极了鸭子群,当领头的鸭子突然改了方向,其他的鸭子必然会嘎嘎欢叫着随波而去。写到这,忍不住笑了出来,虽然比喻有点低俗不贴切,但却能传递最直观的感受。

下午接到老公电话,说之前带女儿见过的音乐学院的老师,想带女儿这个学生,若是女儿愿意,准备下,年后可以过去学习。这个消息,不知是悲是喜。交给老公处理,我还是继续隐匿吧。既然选择顺其自然,那就继续坚持,放平自己的心态,急也没效果。老公自然不会那么顺利地联系到女儿,只是发了信息和微信,告诉她这个消息,至于作何选择,随她去吧。

晚上老公铁哥们家出了事,把四岁的儿子带回来让我帮着照顾,有点措手不及。我只有养女儿的经验,养儿子似乎完全没了套路。好在孩子很懂事,又不惧生。他会拉着我坐在一边,要讲故事给我听,要给我看他最珍贵的宝贝和最好的伙伴等等。睡前要给他洗澡,小家伙很自豪地说:“阿姨,我自己洗就行了。妈妈说,男生和女生是不可以一起洗澡的。”哈哈,笑岔气了。似乎也是好久没笑了,这颗开心丸吃的正是时候。

待小家伙熟睡,我开始今天的记录。短短几小时的相处,勾起了万千思绪,想起那些年拥有的女儿,长大了就再也回不到那时候。其实,根本不需要回到那时候!

徐少波

回复

今天的日记,出现了两次笑声——一次来自对生活现象的细心观察与体验,一次来自感受孩子纯真的心灵。这更说明,你的内心已经趋于平静。风景,就在那里,无所谓美丑。能表达美丑的,是我们的心灵。但,波光粼粼的水面,映照出来的永远是一团模糊。

很赞同你的——根本不需要回到那时候!追忆往事和回想当年,都是无法应对现实的无奈之举。成年人总是觉得童年是快乐的,但去问问那些正在童年的孩子,他们要不然会追忆更小的时候,甚至想回到妈妈的肚子里,要不然就是向往快快长大。过去的已经过去,无论快乐还是悲伤。让我们努力地活在当下吧!

李克富

点评

未来是不确定的

看了今天的日记,我头脑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让这位妈妈来养育这个四岁的男孩儿,或者再生养一个孩子,会如何?

这个念头一出现,我立马把它打消了。因为我意识到了这个念头潜藏着的邪恶——这种假设其实是对这位妈妈和这个家庭的诅咒!

当我闪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已经把这个妈妈当成了一个失败的妈妈,我已经把女儿所谓的问题归结成了妈妈的问题,我已经认定这个妈妈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而一个有问题的人,是不可能把孩子养育好的,无论是第一个,还是接下来的第二个、第三个……

作为心理医生,这种单一的归因方式真的十分可怕,也一定会在临床操作中害人不浅。权且不说女儿青春期的问题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心理问题,如果女儿的心理问题是个真实的存在,母亲也不过是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之一而不可能是唯一啊!

不像在物质的世界里可以轻易作出清晰的单一归因:一个原因会导致一个结果,而看到一个结果也可以寻找到造成这个结果的那个原因。比如,打开电灯开关,“通电”这个因,就会导致“灯亮”这个果;而见到“灯亮”这个果,也可以推断出“通电”这个因。

在心理的世界里是不存在或者没有如此清晰的因果关系的。谁也没有能力根据一个因来推断可能导致什么样的果,因为善因造成恶果的现实司空见惯,相反,一个好的结果,却不见得就源自起初那个良好的因。今日被人仰慕的龙凤,可能就是过去被人鄙视的跳蚤,而未来的那些跳蚤们,也可能就是今天所播下的龙种。

“未来是不确定的。”后现代取向的心理医生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同时他们对这不确定的未来又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你把一个硬币连续抛起10次,结果均是正面朝下。请回答我,当你第11次抛起后,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朝下?”门诊上我会依此来启发那些悲观的失败者,让他们明白:无论过去如何,无论失败过多少次,都不能决定未来——只要尝试,成功的几率总有50%。关键就在于继续尝试而不是放弃!

因觉得第一个孩子没有养好就不敢再养育第二个孩子,无异于因噎废食;因孩子的现在和过去不尽如人意,就对自己和孩子的未来悲观失望,无异于自杀或作死。

我知道这话说得有些重,惟愿这样的刺激能让更多人惊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