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里起初看起来是完美组合,事实上双方的底层都隐藏着恐惧,若双方没有觉察到自己隐藏的依赖和恐惧,收回自己的力量,就会在相互妥协的关系中渡过一阵子,彼此牺牲久了,一场战争的爆发是在所难免的,大部分情况是在战争中带着彼此的受伤分开了,于是这种模式在彼此日后的关系里一定会再次上演。若有人在这样的关系里,穿越自己的恐惧后,赢回自己的力量不至于觉得自己受伤,这样他就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做轻易地选择,分开与继续在一起关系都不会受到影响,借由双方都向前迈进了一步,共同的事业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在相互依赖(共依存)的关系中,双方都只是利用对方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不去面对自己的恐惧。每当在关系之外有挑战或者风险时,双方马上就开始相互依赖;外在的风险及挑战消失后,双方底层的恐惧开始浮上水面,于是关系里的战争爆发了。如此反反复复,关系曲曲折折。若这种关系出现在团队的创业者之间,事业到一定程度后基本上无法向前推进会停滞不前。
若在团队负责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里双方都是一种不诚信的行为,那么这种不诚信就会在团队中全部表现出来,1、团队表现出无活力、无激情、无创造力,并且常有配对现象出现。2、团队成员信心不足,普遍存在对前途感觉渺茫,流失率也开始增加。
有创造性的关系(伙伴关系)只可能存在于成熟的个体之间,从相互依赖的关系里学会放手,允许自己去经验恐惧,在经验一次又一次的恐惧之后,依赖的部分开始变得越来越越成熟,这样彼此都能为自己负起责任,从而达到共同创造的伙伴关系。
穿越相互依赖(共依存)关系的必经之路就是对他人说“不”,说“不”就是你内在力量所在之处,反应了你的阳刚面,是让你从与他人粘连关系中分离出来的勇气和力量。对他人说“不”的能力反应了你的创造力和把想法变成现实的行动力,说“不”与对生命说“是”是相辅相成的,当你不能大胆果断地对他人说“不”,你也无法对生命说“是”。对生命说“是”的能力,反应了你的阴柔面,是你与他人链接为一个整体的能力,是你可以接受一切对生命滋养的保证。
在一段共依存的关系中,双方独立与依赖的关系总是会发生一些戏剧性变化,其中一方在有些地方显得很独立,而在另一些方面表现出很依赖,两者就在这种相互索取的关系里如同拉锯一般地存在于关系之中,在最深的底层双方都是恐惧,没有人敢面对自己的恐惧而去到下一步,从而相互依赖在一起。在关系里,独立的一方表现出很有“爱”或者“能力很强”像是一个英雄,其实只是活在了角色中,在角色扮演中扮演有爱或者很有能力,这种企图满足自己某种隐藏需要的付出就是牺牲,补偿底层不敢面对的依赖与恐惧,用自己的独立隐藏着自己的恐惧和依赖,直到精疲力竭角色崩溃,最后被迫面对自己的恐惧。依赖的一方表现出很索取、能力很差,就象一个寄生虫一样依附于独立之人上求得生存,而这又恰好满足了独立方“被需要”的感觉——“自己的重要性”和“英雄人物”“拯救者”。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这种“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况无可厚非。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这种不健康的相处模式会对双方都造成负面的影响。事实上,在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中助长了依赖方的依赖,使ta无法成为独立的个体,无法自我成长。另外一方面,过度牺牲又不表达自己需求的独立方,也并不像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能够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获得主动权和满足感。
当我们认为是人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就会发展出逃跑的模式,远离自己的情绪、与人之间保持着距离,离群索居;当我们认为是事限制了我们的自由,就会发展出凡事拖延的模式,甚至发展出懒惰的性格特征。